影响艾灸疗效的因素
艾灸治疗疾病,提高人体机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做好艾灸,达到艾灸应有的疗效,是很多医家或被灸者的共同目标。
灸愿(被灸者主观愿望)
由于艾灸过程中,有烟雾的产生,给很多人带来心理障碍,担心烟熏火燎会加重病情。还有人担心会烫伤皮肤、留下瘢痕影响美观。如果被灸者对灸法不了解,或有抵触情绪,必要的解释、沟通十分重要,这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
灸材(艾绒、艾条)
优质的灸材能使灸疗效果显著。各种艾灸材料(艾绒、艾条、艾段等)必须要由优质、纯正的艾草制成,这点尤为重要。优质的艾材燃烧时易燃、气味芳香、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使人感觉舒快,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等功效。
现在市面上,有些不法厂家会在艾条中掺有杂质或有害物质(如木屑、石灰粉等),大家购买时一定要加以辨别。
灸量
对于不同的身体状况,有不同灸法的选择,灸量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因素,也是影响艾灸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辨证的时候,要考虑选择单穴位、单经脉,还是多穴位、多经脉。尤其是当下的人们,寒湿体质随处可见,“轻描淡写”或“蜻蜓点水”般的灸量,只能改善当时的舒适度,不足以达到“翻转”效应。
在施灸过程中,需要保持火力的均衡稳定。以艾条灸(悬灸)为例,距离皮肤太近,容易产生灼痛,让人抗拒;距离皮肤太远,没有作用。以直接灸为例,每炷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需要保持火力的持续性。灸量足,灸感至;灸量弱,疗效差。
灸时
灸时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灸法的时间选择,建议在白天或上午施灸,效果最佳,晚上9点以后不宜(失眠或其他情况除外),所谓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到了晚上,人体气血,趋于平静,不宜艾灸。二是单次灸法的时间,以艾条灸(悬灸)为例,通常一个穴位,需要灸10~15分钟,艾炷直接灸(明灸)一般灸5或7壮,甚至更多壮。三是灸疗的疗程,轻者短,重者久,灸必须久,效由久出,从火从久,灸义自明。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或疑难疾患,艾灸的时间是需要以月或年为施灸单位的。所谓灸,从久从火,意思就是用火长久地来治疗。
灸穴
艾灸时,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灸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经选穴,才能提高艾灸的疗效。《灸绳》说:“夫灸者穴之用也,穴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灸疗一定要针对穴位刺激,即点刺激。这里的穴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穴位刺激,二是正确选穴配穴。如果做直接灸,一般只选择要穴、大穴来施灸。
灸感
在灸法过程中,出现“酸麻沉重”的感觉,是自然的、本能的反应,不要刻意控制,也不要刻意追求。《灸绳》说:“定穴着艾,气随火生;酸麻胀重,气至病所。”病有轻有重,感应有减有增,感传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大多沿着经络的走向传导,患处中心最为强烈。随着病情的好转,感传也逐步减弱与消失。
艾叶泡脚能祛寒
俗话说:“春日洗脚,升阳固脱;夏日洗脚,暑湿可祛;秋日洗脚,肺润肠蠕动;冬日洗脚,丹田灼温。”
为什么要重视脚部保健
中医学认为,足为人体阴气重地,“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足部分布着人体66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常常泡脚能强身健体
足部,已被现代医学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经常足浴,能通过外温内透的作用,推动气血上行,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人体细胞的供氧量,活跃全身细胞,并通过内热外透使全身排汗,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效。
艾叶泡脚效果更好
正常人热水泡脚能达到强身效果,然而阳气不足、阴盛寒重的人,仅用热水泡脚是不够的,用艾叶煮水泡脚,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因为艾草的药性能通人体十二经络,调理阴阳。每周坚持3~4天用艾草水泡脚能有效祛虚火、寒火。泡脚的同时要多喝温开水,多注意休息,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都会有明显好转或消失。
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热水泡脚的,像儿童、急性感染性或出血性疾病患者等,都不适宜泡脚。而且泡脚也要选好时间,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
……
展开
——亚太(国际)艾灸养生专业研究会会长雷顿
★本书不仅适用于家庭保健防病,还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艾灸疗法的技术指导。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名中医陶崑
★灸道自然,止痛良方。
——韩国无极保养灸创始人金南洙嫡传弟子尹明锡博士
★大道至简!此书通俗易懂的阐述,让艾灸这种平民化的医疗保健方法能够走入千家万户。
——南京白马书院院长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