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要清洁,不含细菌、寄生虫卵及过乌的矿物质和毒物。在选择地下水作水源时,要调查是否因水质不良而出现过某些地方性疾病。水源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必须经净化消毒处理,达到标准后方能饮用。水质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一般半年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土壤地质
土壤的透气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及土壤化学成分等不仅直接和间接影响乌骨鸡场的空气、水质和地上植被等,还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沙壤土最适合场区建设,但在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的地方,选择理想的土壤条件很不容易,需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日常使用管理上,设法弥补土壤缺陷。
对施工地段工程地质状况的了解,主要是收集工地附近的地质勘查资料,地层的构造状况,如断层、陷落、塌方及地下泥沼地层。对土层土壤的了解主要看是不是膨胀土或回填土。膨胀土遇水后膨胀,导致基础破坏,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受力层;回填土土质松紧不均,会造成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倾斜或遭破坏。遇到这样的土层,需要做好加固处理,严重的不便处理的或投资过大的则应另选场址。
4.气候因素
气候状况不仅影响建筑规划、布局和设计,而且会影响鸡舍朝向、防寒与遮阳设施的设置,与鸡场防暑、防寒日程安排等也十分密切。因此,规划鸡场时,需要收集拟建地区与建筑设计有关和影响鸡场小气候的气候气象资料和常年气象变化、灾害性天气情况等,如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土壤冻结深度,降水量与积雪深度,最大风力,常年主导风向、风向频率,日照情况等。各地均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标准,在鸡舍建筑的热工计算时可以参照使用。
5.交通运输条件
鸡场每天都有大量的饲料、粪便、产品进出,所以场址应尽可能接近饲料产地和加工地,靠近产品销售地,确保其有合理的运输半径。大型集约化商品场,其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量极大,对外联系密切,故应保证交通方便,场外应通有公路,但应远离交通干线。
6.电力供应要求
鸡场生产、生活用电都要求有可靠的供电条件,一些生产环节如孵化、育雏、机械通风等电力供应必须绝对保证。通常,建设畜牧场要求有Ⅱ级供电电源。在Ⅲ级以下供电电源时,则需自备发电机,以保证场内供电的稳定可靠。为减少供电投资,鸡场应靠近输电线路,以缩短新线路敷设距离。
7.卫生隔离要求
为防止鸡场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选址时应避开居民点的污水排出口,不能将场址选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向处或附近。要求距离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不小于500米,距离一般道路不少于300米,距离其他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厂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区不小于3000米,且必须在城乡建设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禁止在以下地区或地段建场: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受洪水或山洪威胁及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带;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鸡场的蓄粪池,应尽可能利用树木等将其遮挡起来。建设安全护栏,并为蓄粪池配备永久性的盖罩。应仔细核算粪便和污水的排放量,以准确计算粪便的储存能力,并在粪便最易向环境扩散的季节里,储存好所产生的所有粪便,防止粪便发生流失和扩散。建场的同时,最好规划一个粪便综合处理利用厂,化害为利。
(二)鸡场的规划
鸡场的场址选定后就要进行合理规划。
1.鸡场的功能分区
一个乌骨鸡场内的功能区主要有4个:生产区(育雏舍、育成舍、成年舍等)、生产辅助区(饲料加工车间、蛋库、消毒更衣室、兽医室、粪便处理场等)、生活区(宿舍、食堂、医务室、浴室、厕所等)、行政管理区(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值班门房、配电、水泵、锅炉、车库、机修等用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