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古典名著中的秩序隐喻
0.00    
  • ISBN:
    9787520100502
  • 作      者:
    何志鹏,李龙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志鹏,男,满族,出生于1974年2月,黑龙江双城人,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长春市法学会理事、吉林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长春市仲裁协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国际法;全球化问题,尤其是人权的全球化问题;法学教育。1998年至今,出版个人独立专著多部,主编学术文集数部;合作翻译出版著作多部;共同编著、参与撰写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合作发表),其中有近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李龙,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和美学。已出版个人独立专著2部,译著1部,主编学术文集1部;共同编著、参与撰写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吉林大学公共选修课“古典名著与当代中国”的课堂实录,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9位学者,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对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名著进行了细致、深入、有趣的解读。他们的解读是一次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古典名著的分析和鉴赏,更是在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在思想史、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野下,对古典名著现代性意义和多重意蕴的新的挖掘。
展开
精彩书摘
  《古典名著中的秩序隐喻》:
  其实,许多人在没有经历官司之前都是坚定的守法主义者,比如卢俊义。宋江、吴用曾力劝他上山入伙,卢俊义不从。“卢某一身无罪,薄有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若不提起‘忠义’两字,今日还胡乱饮此一杯;若是说起‘忠义’来时,卢某头颈热血可以便溅此处!”何等坚决!但是摊上官司以后,立马上山。而林冲、武松、宋江等都不是摊上官司就有了“革命”的理想,而先是主动认罪伏法,接受改造。这正如在野猪林林冲和差人所说的:“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第八回)。武松的故事更为典型。武松听说哥哥被害以后,起初不想通过自力的方式来解决,而是想通过司法的方式来解决。但当他带着证人、拿着证据满怀期待地告到大堂时,却得到这样的回复:“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扰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第二十六回)此时他才萌生了私力救济的想法。事实上,包括林冲在内的这些英雄们直到“火烧草料场”、“血溅鸳鸯楼”和“江州反诗案”之后,即又一次遭遇到或即将遭遇到不公的司法之后才彻底与大宋朝的法律决裂。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大宋朝的司法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是多么的糟糕!
  ……
展开
目录
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的法律观【何志鹏】/001
一 导言:古典名著如何关涉当代中国/001
二 法律视野中的中国古典名著/004
三 古典名著中的潜规则与超规则/010
四 古典名著中的守规则和立规则/051
五 古典名著体现了规则背后的社会/057
六 结论/072
政批三国【于君博】/074
一 “过去”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来源/081
二 “现在”的魅力:信任与权力的分配/085
三 “未来”的权力:法制与法治/091
四 总结/098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走进古典文学思想的世界【李 龙】/104
一 导语/104
二 “天”的问题的由来/108
三 天人感应:天道和人道/114
四 公与私:社会运行的双轨制/126
中国古典法律叙事和小说叙事:世界秩序的建构和崩解
——以《水浒传》为中心【宁 欣】 /133
一 导论/133
二 天理、礼教、法律:中国古代法律与理想世界秩序/135
三 中国小说的兴起:理论视野和个案分析/150
四 个案分析:“替天行道”与两起杀人案
——《水浒传》对法律的模拟和反讽/169
五 余论/175
《水浒传》中的法治与法理【李拥军】/177
一 宪法学视野下水浒英雄的命运/177
二 为何水浒英雄不要“家”/191
三 为何《水浒传》之中“官司”多/202
庇护与秩序
——一项对“家-国”与个人互惠关系传统的历史分析【贾玉娇】/209
一 引言/210
二 何谓“家-国”庇护体制/213
三 “家-国”庇护体制的历史演变/224
四 “家-国”庇护体制的运行机制/230
五 “家-国”庇护体制中个体的回报/234
认识你自己:从中国古典名著故事看人生的自我认知与抉择【于 杨】/236
一 如何认识你自己?/237
二 抉择靠什么?/254
三 如何采取行动?/266
王学左派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马大勇】/276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跨文化传播
——符号辨识、文化适应与创新能力【郭 锐 樊丛维】/316
一 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的偏好及变迁/316
二 差异性与规范化:全球场域和本土场域/335
三 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从“走出去”到“走进去”/354
四 跨文化传播的实力与能力: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当代话语权的构建和创新/3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