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向管教: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里,少儿心理教育专家杨霞将近20年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的临床经验,以及不断学习到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技巧,总结奉献给广大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让孩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一直是家长和老师较为关注的问题。本书通过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帮助家长和老师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让学习成为轻松快乐的事。
发现和发挥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渴望出类拔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水桶”,当它满的时候,精神焕发,信心百倍,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当水桶枯竭的时候,就会灰心丧气、胸无大志,退缩逃避。这个“水桶”就是心态。积极心态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鼓励是激发孩子积极心态的重要手段。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都愿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1.优秀的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我的孩子刚上初中,但是性格很倔强,对老师的一点小的错误总是不满、挑剔,甚至公然对抗。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上课就不听讲,作业也不好好完成,学习成绩当然一落千丈。对家长的话就更不听了,我们也知道要多鼓励她,但是在我们眼里就怎么也看不出她有什么优点!所以我们鼓励得也比较少,她有很高的理想,将来还想做心理医生呢!可是就是不努力,缺乏学习动力,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
大家都知道服务行业在对待顾客时需要遵守服务忌语,可是,教育孩子时我们是否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遭遇到的是另一种情形。因为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对学习落后的孩子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有些老师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并不得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反而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心听到了不少孩子的抱怨:
“别的小朋友都有手拉手的信,就我没有,我可想给希望工程的朋友写信和寄钱了!可是因为我淘气,老师不让我参加。”
“我有一天生病请假没去上学,第二天上学时,老师就说我不来好呢!因为我纪律不好,所以全班就我多余!”
“我上课时没好好听讲,老师就让我别听了,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步。我也想好好听课,可是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拉班上的分,老师几乎天天要请家长,让我去查智商,说再不好好学,就让我转学,可是哪个学校愿意要我呢?”
有的老师在学生的日记本上批道:“写得很差,你真让老师失望,我再也不相信你了!你永远也改不好!”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作文中用词不当或计算粗心大意,就讽刺讥笑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激励孩子的学习,其实效果正相反。有些孩子就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如此态度,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总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大大降低。
有的人可能要责怪孩子:那你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为什么不遵守纪律?老师罚你是应该的!这样的想法是缘于认为孩子是故意不好好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学好,他就不行?不狠狠地教训不行!其实,这些孩子虽然看上去都不笨,但在学习能力上存在障碍,他们并不是有意要和老师作对,他们心里也知道着急,但是因为有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所以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和启发,有的还需要专门的心理训练来帮助孩子发展学习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孩子是沿着正常的发展规律成长,而有10%~30%的孩子由于先天和后天的一些原因(例如先兆流产、早产、难产、剖腹产、早期活动不足等),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写字偏旁部首颠倒、阅读不畅、记不住生字、学习成绩差等问题。面对这些孩子的问题,老师应该耐心地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和矫正孩子的学习障碍,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语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语言是成人与孩子沟通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家长的语言内容和方式,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的行为,甚至将来的心理发展。
2.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家长来咨询:孩子为什么在家胆子很大,到学校却像变了一个人,上课不敢发言,不会和小朋友玩?考试成绩不好,他会说:还有比我更差的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满不在乎。对许多事情不是踊跃参加,而是自认不行,缺乏兴趣和信心。家长不明白孩子这样的退缩行为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能使孩子变得有自信心和上进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对孩子持否定的态度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不满意,经常讽刺讥笑孩子,或者对孩子做的事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弄得孩子不知所措,对自己产生怀疑,长大以后,性格变得多疑、敏感、自卑。所以,家长对孩子持肯定的态度很重要,因为孩子是从别人的态度中来认识自我的。
家长对孩子过度照顾和保护,使孩子没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没有机会去培养自己应付挑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就感到害怕,不敢面临挑战,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也逐渐丧失。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激励孩子再尝试、再实践。自信心就是在孩子自己的实践中形成的,不是别人能给予的现成的东西。
孩子对老师和家长的话满不在乎,缺乏进取心,是因为孩子对别人的评价缺乏敏感性,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出现障碍,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敏感性训练来矫正。另外协调性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性的训练,孩子会干、善于干的事情越多,自信心越强。
关键步骤一 抓住孩子早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 孩子的注意力从平衡觉的训练开始
2 孩子的本体感训练与动作的速度和协调性
3 孩子的视觉能力训练与书写阅读能力的培养
4 孩子的听觉能力训练与听课、记忆能力
5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6 孩子的良好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步骤二 让孩子像爱玩那样热爱学习
1 小眼睛中的大世界,激发孩子去观察
2 大自然吸引好奇心,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
3 在模仿中学习,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
4 不要怕危险和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 尊重成长规律,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
关键步骤三 只有擅长学习,孩子才喜欢学习
1 由智力测验来了解孩子学习能力上的长处和弱项
2 怎样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3 怎样训练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
4 怎样训练孩子认真,不粗心大意?
5 怎样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
6 怎样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关键步骤四 情商保证智商更大的发挥空间
1 怎样训练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
2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情绪?
3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4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紧张?
关键步骤五 消除心理障碍,使学习更快乐和有效
1 孩子有哪些问题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
2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3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矫治儿童哪些特殊行为障碍?
4 孩子反复思考,停不下来怎么办?
5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6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多疑”?
7 孩子恐惧在公共场合讲话怎么办?
8 孩子得的是胃病还是心病?
关键步骤六 鼓励和赏识使孩子愿意完成学习任务
1 怎样和孩子沟通?
2 怎样和孩子说话?
3 怎样鼓励孩子?
4 怎样表扬孩子?
5 怎样奖励孩子?
6 怎样用图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7 怎样处罚犯错误的孩子?
8 怎样使用“过度纠正法”克服孩子的坏习惯?
9 怎样对付任性和无理取闹的孩子?
10 怎样隔离调皮的孩子?
关键步骤七 帮助孩子调整学习压力,愉快而有效地学习
1 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2 孩子考试紧张怎么办?
3 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
关键步骤八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
1 教孩子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
2 孤独使孩子痛苦,家长要让孩子享受交往的快乐
3 内向、敏感的孩子要及早调整
4 怎样让孩子愿意和家长沟通?
关键步骤九 发现和发挥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渴望出类拔萃
1 优秀的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2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缺点?
4 家长的“懒惰”和“依赖”让孩子尽早自理和自立
关键步骤十 让孩子对学习和生活有控制力,让责任和理想成为学习的动力
1 帮助孩子克服心理枯竭和学习倦怠
2 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 怎样帮助孩子形成控制力?
4 教孩子做学习计划和人生计划
关键步骤十一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轻松自如应付考试
1 正确理解焦虑情绪,用心理学的技巧缓解紧张
2 重视孩子的低落情绪,掌握抗抑郁良方
3 帮助孩子走出失眠困扰
4 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不理想,家长怎样帮助他?
5 考试成绩突然下降,怎样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6 调整自我的好办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