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大脑自动学习的模式,掌握人生倍速精进的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人的大脑跟身体一样需要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但科学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其实是24小时连续运转,从不间断地进行思考和学习的。
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经过多年实验研究指出:睡觉时,人类的大脑会将我们在白天的所思、所感和所为自动分析、归类并储存,从而形成我们的认知结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大脑的这一特性,那么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理查德.怀斯曼在本书中致力于揭示如何让大脑在睡眠时进入自动学习的状态,从而让你的工作与生活永远先人一步。
黑夜,未被开垦的脑力之源
首先我很想告诉你一句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话——你太了不起了。当你自鸣得意之前,我还得说些话。那就是我觉得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同样了不起。事实上,我觉得你认识的每个人都很优秀。为什么我会说你们每个人都如此出色呢?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拥有全宇宙中最神奇、复杂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治疗疾病,可以将人类送上月球,还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艺术品;它使你能够感知世界、欣赏音乐、有所成就、四处周游;它赋予你欢笑与爱的能力。这个神奇的东西就端坐在你的两耳之间,缓缓地移动,使你能读完这个句子。显然,我说的就是你的大脑(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我所说的东西的话,那我可要收回最开始的赞美)。
如果你把一个人的颅骨顶端切开,你将会直面的是看上去像一大块粉红色胶状物的物质。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这块奇怪物质的任何一个部分,你将发现它们是由许多被称为“神经元”的细胞所组成。每个细胞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树突”是像手指那般纤长的纤维,能接收其他细胞的刺激信号;“轴突”能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细胞中去;“细胞体”能控制一切神经元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胞,对每一个掠过你心头的想法、每一种你所体验的情感负责。
神经元是微电子通信系统。当树突从相邻的神经元中接收到刺激信号时,细胞体就开始行动,它将微弱的电子脉冲向下传递到它的轴突部分和其附近的细胞中去。此时,这些电子信息就会流经你的大脑,有些时候速度能接近每小时200英里。神经学科学家们如今相信平均每个大脑里大约有200亿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有超过160万亿的连接。虽然每一个神经元只能产生微量的电流,但是它们合起来的电流输出是非常可观的,基本上每个大脑能产生足够的电量去点亮一个20瓦特的电灯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意识到大脑是靠电流运转的,但是他们还未能研究出方法来测量这些由神经元所产生的微小信号。让我们首先走近其中最具有求知欲的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教授。
贝格尔于1873年出生在德国,他的人生在一次偶然与炮弹的亲密接触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岁那年,他应召入伍,在装甲部队服役。在训练期间,他被自己那匹不怎么牢靠的骏马重重甩出,跌落到正由马拉着炮弹前行的道路上。炮兵连的司机赶忙拿出紧急停靠牌让贝格尔摔落其上。在这个意外发生的同时,贝格尔的姐姐突然有不祥的预感,认为自己的弟弟可能身处险境,于是赶忙发电报询问他是否安好。这是贝格尔第一次收到家人发来的电报,他也尽力把这次经历描述成一次巧合。然而,贝格尔自己却认为这次古怪的事件是心灵感应存在的明证。自此,他的余生都致力于研究探索:思想是如何从一个人的大脑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大脑的。
贝格尔通过独立研究,发明了一套他称为“大脑镜像”的感应系统——它可以被放置在头皮中,用于测量由颅骨内部的神经元所产生的微量电子。贝格尔的实验不仅耗时极长且过程令人沮丧,但是他将自己反锁在实验室,直面一次次的失败。(日记,1910年:“八年!不断尝试,永不言弃。”)这位德国教授变得越来越离群索居,被人认为是一个神经错乱的疯子。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贝格尔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尽可能自动化和可预测,事后他的一位同事曾写道:“贝格尔从未忽视过既定日程中的任何一个偏失。他的生活日复一日,就像同时落下的两滴水珠,近乎相同。年复一年,他举办一样的讲座。他就是静止的化身。”
历经十年的挫败,贝格尔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上的突破,这极大地暗示着他可能取得的成功(“我是否有可能实现那个我为之奋斗了20多年的计划?”摘自1924年的日记)。在又花了几年的时间去完善他的发明后,贝格尔终于宣称自己能够明确地记录下脑电波,并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全自动的记录脑内电流图的机器(简称为“脑电图机”或“EEG”)。
然而不幸的是,学术界对于贝格尔的发明持相对消极的态度。由于他们坚信大脑内如此微量的电子活动,根本不可能被安置在头皮上的小小感应器所检测到,所以许多贝格尔的同人认定他的发现要么是实验错误,要么就是学术欺诈。1938年从学术界退休后,贝格尔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人也变得非常沮丧。1941年,迷惘抑郁的贝格尔在医院上吊自杀。
引言·走进黑夜,开启一场非凡的旅行
第一部分 找回三分之一被忽略的人生
平均而言,我们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睡眠上,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偷偷溜走。然而你的大脑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在自动学习,将你在白天的所思、所感和所为自动分析、归类并储存,从而形成你的认知结构。你应该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一章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时间管理大师
黑夜,未被开垦的脑力之源
控制大脑,从了解睡眠周期开始
生物钟,大脑的隐形开关
第二章 利用每个夜晚,让大脑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电灯,让世界永不休眠
大脑状态决定你的成败
第三章 创造条件,静待改变发生
睡个好觉,恢复状态的唯一选择
五大步骤,扫除所有入睡难题
你需要休息,你的孩子也需要
第二部分 认识大脑,然后控制它
美国科幻文学先驱雨果.根斯巴克在他的小说中描述了一种睡眠学习设备。有了这个设备,人们能在睡眠中学习知识。这真的可能会实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大脑在清醒和睡眠的两种状态里会以系统、有序的方式运转。你可以在睡眠时控制你的大脑,获得你在清醒状态下所没有的灵感。
第四章 大脑会绑架你的身体
为什么人们会说梦话、打呼噜甚至梦游?
正视睡眠障碍,然后战胜它
第五章 大脑也会在无意识中学习
开发由睡眠驱动的超级记忆力
让大脑进入自动复习模式
第六章 大脑中隐藏的未知天赋
走进真实版“盗梦空间”
和弗洛伊德一起解梦
第七章 大脑知道答案
梦境,你的心灵治疗师
梦境,令人惊喜的灵感之源
第八章 控制你的大脑
创造属于自己的完美梦境
把你的目标放进梦里,然后变成现实
结语.让黑夜成为新的一天
附录
致谢词
关于作者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