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午夜将至》首次披露的内容扣人心弦,包括赫鲁晓夫企图摧毁美国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的计划;古巴境内苏联核弹头的处理办法;以及一架迷路误入苏联上空的U-2侦察机的精彩故事,而彼时正是导弹危机升级一定的时刻。《甲骨文丛书·午夜将至》的笔触尽管犹如一本惊险小说,但它对这段被小阿瑟·施莱辛格称作“人类历史上危急的时刻”的描述参考了详尽的研究材料,同时它也是古巴导弹危机的定调之作。
记者迈克尔·多布斯用时两年时间探访古巴、俄罗斯、美国等国,搜集和查阅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的档案资料,全面地还原赫鲁晓夫、肯尼迪和卡斯特罗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真实面貌。他用有力的证据纠正并补充了之前学者对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的错误和疏漏之处。语言丰富、生动、流畅,又不失严谨、公允。
1962年的10月正值冷战高峰,美利坚合众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相互扞格,几近核冲突的边缘,而其焦点就在于如何处置古巴境内的苏联导弹。《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尔·多布斯的这部“编时史”作品《甲骨文丛书·午夜将至》,记录了这些紧张日子里的时时刻刻,揭示出我们曾经离世界毁灭如此之近。
前言/001
第一章 美国人/001
第二章 苏联人/037
第三章 古巴人/068
第四章 “眼球对眼球”/101
第五章 “直到地狱结冰”/134
第六章 国际/161
第七章 核弹/190
第八章 先发制人/220
第九章 搜寻“格罗兹尼号”/251
第十章 击落/280
第十一章 “某些狗娘养的” /311
第十二章 “拼命逃跑”/339
第十三章 猫和老鼠/366
第十四章 “装箱运回”/397
后记/426
致谢与文献/440
注释/454
索引/507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精彩非凡……情节扣人心弦,堪比任何小说。多布斯真是位无懈可击的学者和记者。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本书洞见颇丰,必将改变专家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亦将对新一代有所教益。
——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纽约时报书评》
★对导弹危机的描述引人入胜,分秒入微。同样的题材无出其右者。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作者
★我本以为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书已经写到头了,可这本写得真好。
——马德琳·奥尔布莱特,前美国国务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