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0.00    
  • ISBN:
    9787541464768
  • 作      者:
    铁凝著
  • 出 版 社 :
    晨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收集近百年来中国作家创作的蜚声中外文坛的青少年成长文学的经典、不朽之作100部(持续出版,此为本书系的第一辑),立足当下,追忆历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中华经典文学的空前盛宴。
  本书关注青少年在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针对成长路上所遇到的迷茫、困惑、面对全新世界的惊喜以及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甄选了百年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心苗播撒雨露。
  百部大师级作品“特别重视美育与引导,帮助少男少女健全地走向青年,走向成熟……在强调正面教育的同时,注重全景式的生活描写,引导少年正确把握和评价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让青少年在阅读中不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在成长心态和心理健康方面也能得到正向积极的引导。
  亮点介绍:
  ☆百年百部经典作品,大师级的文学盛宴
  ☆畅游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河,披沙拣金,遍览精华
  ☆系统、完整地从成长文学的视角打造最适合青少年的阅读范本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引导青少年心理成长
  ☆在文学陶冶下深化思考,在内心思考中获得启迪
  ☆为父母了解孩子,与孩子心灵交流打开一扇文艺的天窗

展开
作者简介
  铁凝,生于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安然像个“假小子”,有人喜欢她,有人讨厌她,在她身上体现着时代的印迹和未来的光辉。一场围绕“评三好”引起的思想冲突由学校带到家庭,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正常气氛。对于姐姐的窥探、妈妈的责骂,安然自有主张。尽管评上了“三好”,但安然并没有逃脱一场污泥浊水铺天盖地而来的人身攻击,连她身上那件红衬衫也成了罪状。她感到委屈,而当她得知姐姐安静与韦老师在“评三好”背后所做的微妙“交易”时,她陷入更深的痛苦和思索之中。生活并不等于冰棍、足球、迪斯科,生活也有猜忌、困惑和冷漠。这就是生活,既很美,也很累。她,安然也要勇敢地去走,用自己的勇气去拉开人生的序幕。
展开
精彩书摘
  《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我和我妹妹喜欢在逛商店的时候聊天。
  说实话,平易市的商店不够我们逛的,尽管它有一千七百年历史,地理位置又优于其他城市——离首都比离省城还近。尽管它有明、清两代皇帝的行宫、书院,有军阀时代中西合璧的官邸花园,有近百年历史上的著名学府,算得上是座文化古城,但商店却有限。数得过来的几座商店分布在数得过来的几条街道上,老店大都是一两孔拱形门面,一两级青石台阶,门窗的颜色是黄配蓝。新店虽然门窗宽广,台阶高筑,而门窗的颜色还是黄配蓝。加上老店、新店都挂起清一色的葱绿绸窗帘,叫人觉得又热闹,又单调。几个大而空的商店和我的年龄差不多,都是近三分之一世纪以来的产物。三十年前,这座灰蒙蒙的古城被四周农村紧紧包围着,后来城墙被突破了,才形成了城乡错综的局面。不知怎么的,城墙的突破使我总觉得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大膨胀有关。现在,穿宽脚裤的青年骑车上班要穿过农村,而驴车又经常在繁华的大街上轧轧前进。冬天,单看自行车后货架上那鼓鼓囊囊的面口袋,就知道要过春节了。这时大小饭馆门前一律是郊区农民的长队,他们买上成百成百的馒头,把能装百八十斤麦子的口袋塞得满满的,然后将它们绑上自行车后货架。这些蒸腾着热气的口袋就开始满街奔跑,在三九寒天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发酵面粉的香甜。而城里人这时正驮着鲜肉、大枣、活鸡、韭黄,从很近的集市上往回返。
  如果再花点笔墨来描写我们所在的城市,就该算矗立在人行便道上的“小高炉”了。不过那里面冶炼的已不是理想主义的钢铁,而是实事求是的大众食品——白薯。这些被烤得又烫又软的食品,本应不折不扣地叫作“热狗”.谁知“热狗”一词偏偏早已被外国食品占有,致使我们这种又烫又软的古老食品只是凭着它那出炉后滋滋浸出的糖汁,吸引那些夹着提包出差的外地人了。从冬到春,连续两季,马路边高炉林立。那些戴着白套袖、操着长长火钳的主人,不顾炉里高温扑面,把脸贴近炉口,用火钳将烤软的白薯掐腰夹起,在炉口码成一道半圆形的围墙。他们的脸被炉火烤得通红,眼睛淌着泪花。
  现在,由于季节关系,街上不见了小高炉,位置被更富于现代特征的食品代替着。那是什么?我妹妹会告诉你。
  “我买膨香酥!”我妹妹望着路边一个戴迈克镜的青年农民说。他推着一辆崭新的“飞鸽加重”,车上是两筐粉黄相间的膨香酥。
  这种以玉米面、糖精为原料,经过加热膨胀的新型小食品,由于生产工艺简单,近郊农民早已把它作为生财之道了。目前膨香酥已由蚕豆般大小、塑料袋包装发展到拐棍一般长短。并且,根据儿童喜欢恶作剧的心理,生产者真模仿拐棍的样子,在一端弯个大钩,来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以为十岁以下的孩子举着这样一根越吃越短的拐棍,也许有一番情趣,可我妹妹已经十六岁了。我假装没听见她的话,继续往前走。
  ……
展开
目录
导读 成长:一条不能拒绝的道路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哦,香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