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合理用药与调养》:
癫痫性头痛患者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如脑血管病应服用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脑瘤则应手术切除致痫灶或切断其传播通路。治疗各种已知的致病因素,如产伤、颅脑外伤,以及各种牵涉颅脑损伤的疾病,如脑炎、脑血管病、脑寄生虫病等。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氯硝西泮、乙琥胺等,根据发作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有效药物。例如,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物为丙戊酸钠,其次为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失神小发作首选药物为乙琥胺,其次为丙戊酸钠等。口服药量均应自小限量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渐增加。一种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效果不显或因其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应用时,医生会撤下,而改用次选药物。由于抗癫痫药物间常有相互作用,因此一般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合用药仅在特殊需要时使用。
对部分难治性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时,可采用外科治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发作。
患者应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过饮、过劳、睡眠不足和情感冲动。食物以清淡为主,少用辛辣食品,最好戒除烟酒。适当的体力和脑力活动对健康有利,避免有明显危险性的工作和活动。要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不要有自卑感而脱离人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康复的重要条件。
(1)牵引疗法:国内一般多采用坐位、大重量、短时间或持续性的方法,也可以在家庭中做自我牵引。牵引的作用主要是纠正椎体的倾斜,使椎体间关节恢复正常,同时使椎间隙逐渐牵开,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并使颈部痉挛的肌肉逐渐放松,缓解疼痛症状。另外,早期牵引能使椎动脉的曲折、痉挛现象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大脑供血和脑脊液、脊髓血液循环的改善。
(2)物理治疗:颈部的直流电醋离子导入、间动电流疗法、感应电疗法、超刺激疗法,以及中药电熨疗法,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具有止痛、消炎、消除神经根水肿及缓解粘连等功效,减轻枕部肌肉和神经的刺激,缓解头痛。
(3)局部封闭疗法:对于后枕部肌肉痉挛所产生的剧烈头痛,可以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在椎体前外侧、椎间盘内和星状神经节或局部压痛最明显处,选用1%普鲁卡因3~5毫升,加地塞米松10毫克依次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4)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强稳定、制动,以防止进行性损害等。特别对于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椎动脉型中椎动脉在横突孔部受骨刺或其他异常所致刺激或压迫有明显供血障碍而产生头痛、眩晕等症状者,手术之后疗效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