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经络穴位按摩大图册
0.00    
  • ISBN:
    9787553746494
  • 作      者:
    吴中朝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7
收藏
编辑推荐

  担心穴位找不准?

  不同的病症,按摩哪些穴位才有效?

  按摩手法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

  想学穴位按摩,可遇到的一堆困难,难免会让人打退堂鼓。在这本书里,这些困难都不是问题,即使你对穴位完全不了解,也不用担心。

  二维码同步视频,让你不再担心穴位找不准、不会对症取穴以及按摩手法不正确等问题。每个穴位都有二维码同步视频,手机扫一下,同步视频马上看。

  每个穴位还有超大、超清晰的骨骼加真人穴位图,搭配着视频,让你打消所有的顾虑,无压力、无障碍地跟着学,就像吴中朝教授在手把手教你。

  吴中朝教授用简单的方式,告诉你有用的经络穴位秘诀。预防疾病从学会取穴用穴开始,每一个不曾关注的穴位都是对身体的辜负。

展开
作者简介

  吴中朝,

  国家名老中医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

  吴中朝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主持、参与过10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的研究。其参与制定的“腧穴定位国际标准”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进步一等奖。

  吴中朝教授对穴位定位以及取穴方法研究透彻,取穴老道,是腧穴定位方面的专业专家。他将专业的定位方法简单化,让更多的人学会快速取穴,不仅精准,而且更方便实用。他还参与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节目录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经络穴位按摩大图册(汉竹 南京)》是一本带视频的取穴书,一本专业的穴位按摩大图册。

  每个穴位对应一个二维码视频,轻松扫一下,无论是在手机、Pad还是在电脑上,都能直接看。跟着视频学,快速准确地取穴、按摩不再是难题,让你轻松就能学会。

  这是一本让你一读就懂的穴位大图册。真人图和骨骼图相搭配,图与穴位一一对应,每个穴位在什么位置、主治什么病症、如何快速取穴、怎么按摩,翻开书一看就能懂,一学就会用。

  60种常见病的特效取穴按摩,让你快速有效地找到你需要的穴位和按摩方法,让身体的每个穴位都能成为你的健康卫士。

展开
精彩书评

  ★每个穴位有真人图和骨骼图,以及同步取穴按摩视频,一看就能懂,一学就能用。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  谢英彪


  ★穴位图和视频相结合,即使是没有任何中医基础,也能学得会。

  ——“针灸泰斗”谢锡亮教授学术继承人 孟献威


  ★二维码同步视频,在手机、Pad和电脑上都能看。

  ——39健康网

展开
精彩书摘

  3个方法教你找穴不出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取穴方法,虽然不适用于所有的穴位,但是操作方便,容易记忆。例如:

  风市:自然立正,垂臂于大腿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

  劳宫:半握拳,中指指尖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处。

  合谷:一手轻握拳,另一手握于拳外,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处。

  手指同身寸法

  这是以手指尺寸为标准来测量取穴的一种方法。其依据在于以本人的手指关节长度作为度量单位,每个人的身高比例同手指关节成正比。用手指关节测量穴位不但简便易行,且有一定的准确性,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

  中指同身寸:以自己中指指节桡侧两端横纹之间的距离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自己拇指的第一关节的宽度为1寸。

  横指同身寸:将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关节横纹为标准,四指的宽度为3寸。

  体表标志定位法

  这是根据人体体表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人体体表标志有两种。

  一是“固定标志”,即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以脐为标志,其上1寸是水分,其下1寸是阴交,左右旁开4寸是大横。

  二是“活动标志”,即利用关节、肌肉、皮肤等随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的标志。如让手掌五指伸直在同一平面,拇指撑开与其余四指呈最大角,拇指根部两个肌腱间的凹陷就是阳溪。

  家庭按摩最常用的4种手法

  点法

  指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食指,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施术位置或穴位上,持续点压。力量由轻到重,达最大力时停留,并重复。

  肘点法:屈肘,用肘尖着力于施术位置或穴位上,用力由轻到重。

  揉法

  分大鱼际揉法和掌根揉法两种。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着力于需要揉的位置上,腕关节放松,用前臂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的运动。在治疗位置上进行灵活揉动,力度适中,由轻到重,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按法

  分指按和掌按两种。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治疗位置或穴位上,做垂直按压,停留片刻,然后慢慢松开,再做重复按压。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或突然用力。骨质疏松者不宜使用。

  摩法

  指摩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指腹着力于施术位置,做往返或者环形摩动,力度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掌摩法:将整个手掌平置于施术位置上,通过前臂的运动,使掌面做环形运动,力量适中。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的起始经脉,经脉的循行与肺脏相连,并向下与大肠相联络。所以,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脏腑。肺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呈现近似圆锥形,其叶下垂,很像战国时期马车的伞盖,因此有“五脏六腑之华盖”之称。

  保养肺经的最佳方法和时间

  肺经位于上肢内侧,平常看电视、等车等空闲时间都可以用手掌拍一拍该经所循行的位置。因为人的肺气不会增多,只会变少。拍打时力度宜轻,因为轻度拍打是补气,而用力过重的话,就会“泻”气。因此,每次轻轻拍打1~3分钟即可。

  《黄帝内经》中说,寅时(3:00~5:00)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肺经,肺有病的人经常会在此时醒来,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此时按摩保养肺经最好,但此时正是睡眠时间。因此,可从同名经上找,也就是上午9:00~11:00足太阴脾经当令的时段,对肺经和脾经进行按摩。

  肺经上潜伏的疾病

  肺经和肺、大肠、喉咙等器官联系密切,肺经畅通,也就保证了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正常。当肺经异常不通时,人的身体会出现以下疾病:

  经络症:沿肺经所过位置的肿痛、麻木、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一般出现在锁骨上窝、上臂、前臂内侧前缘、拇指内侧。

  脏腑症:肺脏本身异常会出现咳嗽气喘、气短、胸部胀痛等症状。又因肺与口鼻相通,所以也会出现鼻塞、感冒、流涕、伤风、怕冷等症状。

  情志病:肺经经气异常易导致情绪异常。肺气虚时,会产生伤心、自卑、心理压力大等情绪;肺气过盛时,则会产生自负、狂妄的情绪。

  皮肤病:肺经与皮肤关系密切,肺经经气异常可导致皮肤改变,如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

  禁忌

  拍打该经循行位置时,不可用力过度。尽量不要选择在寅时拍打或按摩,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反而造成精力下降。

  中府LU1

  【主治】肺炎、胸痛、支气管扩张,指腹点按200次。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有一凹陷,该处再向下1横指处。

  云门LU2

  【主治】肺炎、胸痛、支气管扩张,早晚各按揉1~3分钟。

  【位置】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

  天府LU3

  【主治】咳嗽、气喘、鼻塞、上臂内侧疼痛,指腹按揉1~3分钟。

  【位置】在臂前部,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取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

  侠白LU4

  【主治】肋间神经痛、咳嗽、气喘,指腹按揉1~3分钟。

  【位置】在臂前部,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取穴】天府向下1横指处。

  尺泽LU5

  【主治】咽喉肿痛、过敏、肘臂痉挛疼痛,指腹按压1~3分钟。

  【位置】在肘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取穴】屈肘时,触及肌腱,其外侧缘。

  附录  60 种常见病特效按摩速查

  糖尿病

  ……

展开
目录

6 / 3个方法教你找穴不出错
7 / 家庭按摩最常用的4种手法
8 / 手太阴肺经
14 / 手阳明大肠经
22 / 足阳明胃经
38 / 足太阴脾经
46 / 手少阴心经
52 / 手太阳小肠经
60 / 足太阳膀胱经
84 / 足少阴肾经
96 / 手厥阴心包经
102 / 手少阳三焦经
112 / 足少阳胆经
128 / 足厥阴肝经
134 / 任脉
144 / 督脉
156 / 附录 60种常见病特效按摩速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