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起步的。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除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外,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多种体制创新。
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从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步向权力民主政治体制转变,社会制度的基础由工农联盟扩大为全体社会成员。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政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政分开,实行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得到加强与改善: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治透明度;实施公务员制度:进一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实行公开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制度,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
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首先,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等200多名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被审查,100多万人因违纪违规受到组织处理。这5年,习近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动真碰硬、上不封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在推动打虎拍蝇的同时,习近平也不忘建章立制、扎紧笼子。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其次,整顿基层、优胜劣汰。五年间,各地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7万个村、社区党组织重新焕发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万多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万多人。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第三,以上率下、抓“关键少数”。习近平提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国内考察,他尽量简化安排。视察时住临时板房,吃大盆菜、荞麦饴铬、油馍馍、麻汤饭。五年来,有50余部党内法规相继制定修订,针对“关键少数”作出了许多“硬约束”。坚决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里,有20多处提及“高级干部”。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得到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创新。反腐倡廉,“动真格的”,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自己对自己说不”的例子。党中央直面问题,正风肃纪,亲上火线,严查严管。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痛快淋漓的自我审视、自我鞭策、自我革新。整个政风为之一新,民风为之一振。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