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三枣红楼谈国学
0.00    
  • ISBN:
    9787520354646
  • 作      者:
    周桂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桂钿,男,1943年生,福建长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曾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曾获北京市社科联学术成果奖,教育部学术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等。主要著作有:《王充哲学思想新探》、《王充评传》、《虚实之辨》、《董学探微》、《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十五堂中国哲学课》、《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十五堂中国儒学课》等二十余部,发表文章四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三枣红楼谈国学》收录了周桂钿先生多年来在《哲学动态》《周易研究》《中国哲学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的论文,本次集结成册,选取原则是作者对学界定论的突破,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新观点、新思想。按照主题,分为旧说新论、人物品评、哲思考辨、德育述评、忆往察今等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枣红楼谈国学》:
  哲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就是整个时空,或称四维时空。佛教称世界,世为时间,界为空间。世界也是整个时空。宇宙观、世界观,在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语。中国古人对于哲学的研究,主要不是单纯地研究抽象的时空,而是以广阔的时空为背景来研究一切事物。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从空间的角度进行研究;通古今之变,是从时间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都是事物,都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中国古人所谓事物,主要是人类的事情。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活动,研究人类的活动,自然同时要研究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一家之言,就是建立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从最广阔的背景来研究事物最本质的理论问题,就是哲学。一切事物都是与人类相联系的,没有人类,也就没有事物,更没有哲学。从根本上说,所有哲学都是人的哲学。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最普遍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对真、善、美追求的根本问题的理论探讨,就是哲学,或者称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真、善、美,就是人生切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是哲学研究。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中国哲学史新编》)真、善、美,就是人类精神。对它反思就是企图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来研究它,也就是寻求根本解决。可见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尽管有一些细节上的千差万别。
  哲学的本质决定了哲学的两大特点:高明性与抽象性。哲学能够从最宽广的空间和历史的角度看待事物,因此较少局限性,也较少片面性。哲学的见解在空间上是多角度地、联系地看问题,在时间上是发展变化地看问题,总之是比较辩证地看问题。因此也就是比较高明。在分析问题时,表现为识大体,有远见。这就是我所说的高明性。哲学是离物质基础比较远的,是高度抽象的,研究哲学不会产生物质财富,不会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因此,哲学是清水衙门,哲学工作者理应比较清贫。历代著名的哲学家大多是较穷的,甚至贫困潦倒。哲学是精神产品,最好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哲学可以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它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学习哲学的人可以很多,也可以是全民的。研究哲学的人可能很少,以哲学为职业的人只能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不能生产物质资料,而这些物质资料是大量的,又是人类每天所必需的东西。
  ……
展开
目录
哲思考辨
大一统论的现代意义
浑天说与地心说的比较——兼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阴阳论——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之一
五行论
北京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
——从古到今的社会历史观三探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研究札记
我的宇宙观
“德才兼备”的历史考察
释“天人合一”——兼论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其现代转换
“内圣外王”疏
汉初三阶段:治、富、教

旧说新论
“生而知之”正解
道家新成员考辨——兼论《易·系辞》不是道家著作
知国才能爱国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干
“实事求是”有什么困难?
讨论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
天地有正气
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
中国的四大创新
儒家被误解举例
中国哲学将成为世界思想的明灯
“大师”杂想
优秀的哲学史家必定是哲学家
交通与文化
“优胜劣汰”与“和而不同”——东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突出差异的比较
今天,我们如何读《论语》

人物品评
论齐桓公之力
如何评论贾谊
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
今天来看董仲舒
王充哲学与东汉社会
柳宗元天论研究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
我与王充《论衡》
钟敬文先生跟我谈哲学

德育述评
见利思义
儒学“一本五常”及其现代价值
孝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