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何意义:培根的人生哲学》:
幽默的彼拉多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真理是什么?”但他并没有希望找出正确的回答。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找出自己想要知道东西的答案,甚至喜欢随意地发表意见,并用这些缺乏依据的意见影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当然,现在这种现象并不多见,但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喜欢夸夸其谈,发表那些看似虚无的理论,这些理论与古人相比还相差很远。人们之所以喜欢发表虚无的理论并不是因为这些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证,也不是他们喜欢引经据典,更不是因为他们获得这些理论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仅仅是因为人的本性,即使很清晰地知道这些理论缺乏论据的支持,但他们还是喜欢这些虚无的理论所带给自己的乐趣。曾经有一位哲思学家对这种现象加以研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人们喜欢这些虚无的理论并不是因为它们像诗歌一样能带给我们韵律感,也不是因为它们能为我们带来利益,而仅仅是因为喜欢这些理论的本质罢了。
这就让我觉得更加费解,在我看来,所谓的“真理”不过是一件洁白无瑕的衬衣,除了洁白外没有一点过人之处,远不像太阳一样拥有光辉和热量。真理就像一颗洁白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找不出一点瑕疵,但相对于红宝石、蓝宝石这些具有折射效果的珍宝而言,它会显得十分逊色,甚至有点普通。
但人们之所以喜欢虚无的理论,或许是因为它渗入了一些虚幻的东西,这些东西让人陶醉。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以下这些观点持否定的态度:当一个人怀抱希望,头脑中幻想着一些美好的事物,而且这些事物让自己身心感到愉悦,如果有人突然把他心中这盏希望之灯熄灭,他便会感到痛心疾首。即使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相信,也会感到这是一种折磨,而且是一种十分消极揪心的折磨。
有一位先哲曾把诗歌称为“迷药”,因为诗歌的内容通常都脱离了实际,拥有浪漫的色彩,让人们在浪漫的氛围中不能自拔。当然,这些情感只存在于那些自甘堕落的人身上,有智慧的人从来都是从现实出发,寻求生活的真理,然后让真理陪伴自己左右,并对生活的考验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人性最真实的体现。
造物主很有智慧,他先为人类创造了光明,让人们感受光明带来的快乐,利用光明看清身边所有的事物,用明朗的心去接受和理解事物。另外,造物主还让人们享受智慧的光芒,让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些智慧,让自己活得其所,并不断地在生活中探索属于自己的那缕光,然后根据光的指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路。
曾经有一个学派的哲思很少被大众所接受,但有一位诗人却把这个学派的哲思形容得恰如其分:如果说观看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帆船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又或者说看到战争的打斗场面是一件让人感到斗志激昂的事,那么站在真理的巅峰上往下俯瞰将是一件让人无比兴奋甚至心潮澎湃的事。因为从来没有一种高度让人感觉如此敬畏,让人像站在云端一样,把世间的所有都一览无遗。相信没有比这些更让人激动的事情,当然我们必须保持谦卑的心,让自己凭借真理去判断事物,然后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和心旷神怡。
真理有很多种,有的源自理论、有的源自哲学、有的源自生活,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保持真诚,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拒绝真诚。就像那些金币、银币一样,它的铸造掺入了一些让其坚硬的物质,但这些物质的掺人不但没有让其增值,反而贬值,因此,任何掺入虚假物质的东西都是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的。我们必须保持理智、保持真诚,用真诚的心换取真正的友情、爱情、亲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实现生活的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就像蒙泰涅说的那样:喜欢说谎的人就像在神的面前不诚实,但却在人前表现十分怯懦。人们之所以说谎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懦弱,不敢在人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让自己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后整个身体都遭到严重的侵蚀,灰飞烟灭。就像人们对于耶稣降临说的那样:他将不能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