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转基因的前世今生:权威专家全方位解读
0.00    
  • ISBN:
    9787547734544
  • 作      者:
    方玄昌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方玄昌,科普作家、科学编辑,基因农业网主编,美国政府IVLP(国际访问者领导计划)项目特邀访问学者。曾采访十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及史蒂芬·霍金、基斯·坎贝尔(克隆羊多莉之父)等科学家,长期从事科学报道与科普写作,着重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普及。
展开
内容介绍
  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知识,科普的对象只能是小部分人,更多的公众不太可能,也没必要掌握任何一个领域的具体知识。科普工作对于社会很重要,但科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受众掌握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让社会大众掌握一门具体的科学知识。具体到转基因科普,我们当然可以通过改变官员、媒体及一部分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对于转基因的错误认识,消除社会恐慌,进而帮助推动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但从更宽广的视角看,这终究只能是科普的副产品。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分八个子话题系统讨论转基因,在科学普及之外,还展示了转基因研发领域面临的复杂背景和严峻形势。本书适合关心转基因技术的公众阅读,同时也可为业内人士带来启迪与思考。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基因操作育种,包括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分子水平上的操作育种,是远缘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导突变育种的现代化、精准化和定量化,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成就。其中,转基因育种对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而且,经过政府监管部门批准的转基因品种,通过了严格的科学检验,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可靠的安全性。本书汇集了国内外十余位活跃在一线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及法学家的观点,他们以平和、理性的态度,深入浅出地对转基因育种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对社会上存在的有关“争议”详尽解惑,为未来农业科学发展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朱作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这部书中,转基因产品研发者、农业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成员、农业官员、科普作家、法学专家等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转基因这项技术当前面临的各方面问题,深入浅出地回应了公众关切,也为这场持续十余年的论争做了注脚。
  ——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
展开
精彩书摘
  陆梅:方博士继续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咱们有哪些种类的转基因作物?
  方舟子:最早做出转基因作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做的是烟草,是在1983年,当时转了一个能够抵抗抗生素的基因进去,这个试验并没有实用价值,只是试一下它行不行。后来就转了能够抗病害、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到作物里面去,开始了田间的试验。
  但是,真正开始商业化、能够上市让大家吃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才有的,在美国上市,是一种转基因的西红柿。这种西红柿能够耐储存,不容易坏掉,便于运输。但是这种西红柿几年以后又退市了,不是大家觉得这个不好,其实上市的时候还很受欢迎,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成本太高。
  从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进口转基因作物,到现在,进口的大豆、玉米、甜菜都以转基因品种为主,同时自己研发种植了转基因棉花。目前全世界转基因作物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抗虫品种,二是抗除草剂的品种。
  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研发、种植、消费的第一大国,他们国内种植的玉米、棉花、大豆、甜菜等作物,90%甚至90%以上都已经是转基因品种。
  还有一些比较次要的农产品也是转基因的,比如木瓜。目前市场上的木瓜几乎都是抗病毒的转基因品种,它们首先是美国做出来的,后来在我们国家也大量种植。我们现在吃的木瓜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品种,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这个产业基本上就消失了。
  还有一些转基因作物品种被关在实验室中,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大量商业化种植。比如说抗旱的玉米品种,美国基本上已经研究成功了。还有刚才谈到的黄金大米也已经成熟,但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它没法推广——这就是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要写这封公开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针对黄金大米,这个产品早就应该造福人类,但是因为绿色和平组织的阻止而没有得到推广。
  陆梅:有人说,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实现转基因作物主粮化。比如美国,没有把主粮小麦研发出转基因品种吧?
  方舟子:首先我要说明,美国主粮不只是小麦,而是有三种,小麦、玉米和大米,吃得最乡的是玉米,其次是小麦和大米,可以说玉米是他们的第一主粮,他们早餐喜欢吃麦片,就是用玉米做的。一些美国人喜欢吃墨西哥餐,也是用玉米做主食。所以不能说美国主粮没有转基因,主粮玉米90%以上都是转基因的。
  转基因的小麦似乎大家谈得较少,其实美国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批了转基因小麦,获得了类似我国的安全证书,已经允许种植。但是为什么没有种?刚才我说了,现在比较成熟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是抗虫和抗除草剂,这两种技术对于小麦来说应用价值都不是很大,对于小麦来说,防治虫害及喷洒除草剂不像其他作物(比如玉米、大豆、水稻)那么重要。对小麦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抗病、抗旱、抗寒,这些性状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他们也受到了一些阻挠,比如日本,他们从美国进口面粉,如果是转基因的话,可能就会有一些疑虑,这涉及贸易壁垒问题。
  后来美国就没有推广转基因的小麦,而是把精力用在开发其他的转基因小麦品种,转入抗病、抗旱、抗寒的性状。所以,转基因小麦未推广不是因为不安全,是别的因素导致的。
  ……
展开
目录
前言 科普转基因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序 我们的使命、成就与挫败
第一章 转基因,朋友还是敌人
和110位诺奖得主同签名
我们已经离不开转基因
谁在反对转基因
基因是什么
转基因与基因转移
转基因的安全——科学家的未雨绸缪
转基因,不是要转你的基因
医药离不开转基因
转基因可以生产汽油?
有杂交,为何还要转基因?
食品架上的转基因
经济效益上的非转不可!
转基因还能做什么?
没有转基因,世界会怎样?

第二章 转基因:食用安全的是与非
关于转基因,为何谣言满天飞?
转基因食品比同类传统食品更安全?
为何有科学家说“转基因”不安全?
谁在妖魔化转基因?
转基因为何不需要做人体试吃试验?
转基因食品,科学家的选择
……

第三章 转基因,我们的成果
第四章 美国政府如何面对转基因
第五章 中国管理转基因“全世界最严”?
第六章 关于标识,你应该知情什么
第七章 转基因与环境保护
第八章 转基因的全球经贸格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