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致命天空:美国二战航空兵:the American combat airman in World War II
0.00    
  • ISBN:
    9787556121526
  • 作      者:
    (美)约翰·C. 麦克玛纳斯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翰·C·麦克玛纳斯: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军事史的特聘教授,军事历史学家,美国现代史研究士兵战斗方面的杰出专家之一,担任探索频道军事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本书中,麦克玛纳斯通过整理大量老兵的回忆录,用他们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从平民到航空兵的过程,以及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的建制体系。本书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英雄主义故事,捕捉了景象与声音、痛苦与恐惧,以生动的细节描述和细腻的感情讲述了航空兵这个杰出团体的英勇、训练有素、大胆,以及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揭示了二战致命天空中死亡和战争的本质,把我们带进拥挤难耐险象环生的机舱:穿过厚厚的黑烟和致命的防空火力网,到达目标上空,摧毁法西斯战争。


展开
精彩书摘

人一地一食——欧洲战场见闻录

 

在美军很多太平洋基地上,日军袭击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 这通常是指日军的空袭,但在某些情况下,飞行员发现他们还 受到日军地面战火的威胁。这就发生在哈利•克里姆所在的第 21战斗机大队,他的队伍陷入了日军对硫磺岛的袭击。此次袭 击的结果是惨痛的:“我还没躺下去就被爆炸的震力弹到了地 上。一颗迫击炮弹刚刚在距我帐篷10英尺(约3米)远的地 方爆炸了,它的弹壳穿入我的床底并击中了我的点45 口径手 枪我……爬到了旁边科罗内尔•鲍威尔的帐篷里,可是震惊 地发现一颗迫击炮弹已经击中了帐篷杆,这支队伍全部受伤。 大概30个日兵从军营边缘一个很大的突破口出现,离我们大概 150英尺(约46米)远。我用两发子弹射击突破口处的敌人。 子弹一直乒乒乓乓地碰撞着我的头盔。日军已经占领了我们的 三个帐篷。正在此时,一辆海军陆战队坦克从山上沿着战壕一 路开来。剩下的日军要么被杀,要么就切腹自尽了。我们花了 大概一个下午清理战后现场,将我们的军营迁移至离山脊大概 200英尺(约61米)远的地方,并开始掘壕固守。每个人负责 挖掘一个壕沟,似乎最浅的也有6英尺(约1.8米)。”

17个人在此次战役中牺牲了,大部分是飞行员。幸运的是, 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在太平洋战场,航空兵们在居住区所面 临的大多数危险都来自日方空袭。当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珍 珠港轰炸事件。弗朗斯西•加布雷斯基在1941年12月7日被派到珍珠港,他后来成了欧洲战场的王牌飞行员:“我起床后, 走进军营的盥洗室去洗脸刮胡子。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外面低 空飞行的战机发出的咆哮声。但当我听到了爆炸的隆响以及机 枪开火射击的声音时,我才走到窗户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此时,一架灰色单翼机从军营上空咆哮而过。我能看到它 的……红色圆形标志。坐在飞行员背后的枪炮手正在全力开火 射击。我站在那里惊讶地愣了一下,然后才意识到事实。这是 一架日本飞机。我们遭到袭击了!”

査尔斯•邦德所在的战斗机中队从缅甸转移到中国的一个 基地。一天,日军轰炸了他所在的基地和周围的城镇,该次轰 炸死伤及毁坏惨重:“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走过被毁的城市时 所看到的那一幕。我们开车经过曾经是棚屋、居民建筑和工厂 的地方,现在那里都被炸弹夷为平地了,有的地方火焰仍在燃烧。 烧焦的残骸里里外外到处都是。有些尸体被炸得完全肢体破散, 其他尸体被烧得太严重,连牙齿都从炸掉肉的脸颊上露了出来。 我看到一具尸体没有腿、四肢和头,还有一具尸体的头骨只剩下一半。空气中弥漫着被烧尸体的难闻气味。一旦你闻过这种 气味,就永远不会忘掉。非常可怜的一幕是,一个放声恸哭的 中国母亲跪在道路中央,她怀里搂着炸死的孩子,而她死去的 丈夫就在她身旁躺着。”

在这次袭击中,邦德也受伤了。更多情况下,日本对美国 军事基地的轰炸并不是如此致命。日军的空袭更多的是像二战 晚期第319轰炸机大队的吉恩•瑞安在冲绳所经历的那样:“每 天凌晨3点钟,日军就开始派一些飞机空袭了。他们似乎只是 在基地周围盘旋,有时会中弹坠毁,给我们造成的损伤可以忽 略不计。我们经常走出军营去观看日军发射的高射炮。”爱德 华•哈里斯回忆起一架日机不成功的一次空袭:“一天晚上, 我们正在户外看电影,这时一架日机飞过来开始扫射。它偷偷 潜入,没被我们发现,但在飞到大概树顶的高度时,我们就能 辨清它的机枪扫射轨迹了。我们都俯下身来隐蔽,但它的扫射 甚至都没曾接近过我们。"

尽管海军飞行员在航母上的生活很舒适,他们的处境却极 为危险。毕竟载机航母是日军空袭的首要目标。如果他们能摧 毁美军的载机航母,他们就能摧毁美国海军陆战队海上制胜的 能力,因为这里的决定因素就是载机航母的航空队力量。霍华 德•斯基德莫尔是美国“卡伯特”号航空母舰上的一名鱼雷机飞行员。一天,他正待命从军舰的甲板上起飞,日本的“神风” 战机袭击了他所在的航母:“接下来我知道的事情就是我置身 于燃烧的飞机熔炉中。我命令机组成员们都爬出来,从机身右 舷爬出,跳到飞行甲板上。神风战斗机已经向前撞到了 TBF (他 的战机)的左舷上方。炸弹爆炸了,飞机燃烧起来。我冲过浓 烟……跑进一个狭窄通道,迅速蜷缩到一个弹药储存间。这时, 枪炮手们的枪声又打响了。另一架日本战机在“卡伯特”号航 母附近被击落了。它坠毁在航母中部吃水线左边。此次袭击中, 枪炮手队伍伤亡惨重。毫无疑问的是,神风盯住了我的飞机, 甚至飞到离我很近的地方,它飞过时击倒了我战机的支柱和中 心部位。我的头盔上部烧焦了,烧掉了一些头发,我左手上所 有手指由于驾驶舱的灼热都被烫伤起了水泡。但我是很幸运的; 我们同船的35名士兵牺牲了。”

 


展开
目录

本书获誉

致谢

引言

 

1.这些航空兵是谁?

2.航空兵的战机战服秀

3.人—地—食——欧洲战场见闻录

4.人—地—食——太平洋战场见闻录

5.飞行使命

6.坠机

7.记忆里的敌军

8.陆军航空队领袖

9.士气、思考与使命

10.后备陆军航空兵

11.手足之情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