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影响的焦虑:T. S. 艾略特与R. 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
0.00    
  • ISBN:
    9787100174527
  • 作      者:
    李兆前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兆前,女,1970年生,湖南人,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时至2018年,从医十余年,从教十余年。目前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和文化研究。曾出版专著一部:《范式转换: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发表论文数篇:《<边界乡村>中的记忆与身份认同》(《当代外国文学》,2018(2));《创造性误读理论视域下的<枯叟>》(《国外文学》,2017(2)),等等。完成科研项目数个:“T.S.艾略特与R.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雷蒙德·威廉斯的乌托邦研究”(湖南省社科一般项目),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影响的焦虑:T.S.艾略特与R.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主要从影响的角度对比分析了T.S.艾略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的关联性。他们之间这种关联性可以解释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是对前辈T.S.艾略特文化思想的有意的创造性误读。《影响的焦虑:T.S.艾略特与R.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对于威廉斯的这种创造性误读以他自己提出的“以反抗阿诺德、利维斯、艾略特等组成的精英主义文化团体的文化霸权为己任”为源起,从文本、个案着手,分析和比较研究T.S.艾略特与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厘清其中的继承和创造性反叛关系。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从文化的界定(文化的概念、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传播)、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形成本专著上下两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比研究艾略特和威廉斯的文化定义和文化类型说。第二章主要对比研究艾略特和威廉斯的文化价值观。第三章主要从家庭的文化传播和学校正规教育的文化传播两方面对比研究了艾略特和威廉斯的文化传播观。第四、第五章主要探讨和论述艾略特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观和威廉斯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全书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一部学术力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影响的焦虑:T.S.艾略特与R.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
  T.S.艾略特认为,文化本身有高低、强弱等级之分,等级文化与等级社会相辅相成,维持社会文化等级的和谐与稳定就等于维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级文化观是当时的社会情势和他自己的使命感促使他作出的自觉思考和建构。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一些人利用人类科技的进步,用武力打乱了原有的文化等级秩序、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世界等级秩序,给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地球生物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这都是艾略特的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使55000000人丧命,光是欧洲就有50000000人流离失所;战争改变了参与国的政治文化,国家凝聚力与战前相比大大减弱,使战后的重建困难重重;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例如,战争消耗了苏联三分之一的国家财富;战后众多的战犯和敌军合作者受到审判,甚至是被剥夺了生存权,如法国在解放战争的早期,有9000敌军合作者被即时处决,后来又有近7000人被判决,幸亏仅有800人被执行。①还有,“二战”的暴力模式仍然在世界一些局部地区上演。更可怕的是,战争的心理创伤会长期伴随经历过战争的人,战争将是他们永远无法消除的痛。即使对于没有经历战争的人以及无数的后代,战争的各种文本表述和战争直接受害者的证词也会让他们间接地体会到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曾经给自身带来无以言说的伤痛,从而对他们造成次级创伤( secondary trauma),成为战争的间接受害者。②两次世界大战表明,人类文明和文化并不总是从原始到发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向前发展过程,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有时会停滞,甚至被它的创造者毁灭,人类不得不重新调整思维和行动模式而再次出发。两次世界大战证实人类社会历史并不总是朝着人类渴求的理想方向前进,人类文明带来的可能不是进步而是倒退,甚至是不断闪回的噩梦。也就是说,人们曾经深信不疑的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是现实及其未来对于过去的优越性,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不是使人类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使人类文明陷入绝望的泥潭,无法自拔。面对此情此景,人类如何才能自救?在“进步”的道路受阻的情况下,不少人选择有意识地文化退化,即用过去成熟的好的文化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这也应被看成是一种“革新的形式”,一种保存现存结构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在面对变化了环境时有可能持续下去的一种有希望的革新。①
  艾略特在欧洲文化危亡的时刻,提出重新回到战争前文化最稳定的时期,即社会大多数并没有觉醒的文化时期,恢复以基督教为共同文化的等级文化制度,他希望退回到文化传统坚实的过去,以此为起点,重新出发,以曾经最好的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建战后文化,重建战后社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艾略特在“二战”后的文化思考看成是“悲观的”、“保守的”,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有希望的革新”设想。相应地,一心想要反抗艾略特的威廉斯提出抹平文化等级的“平常文化观”也只是不同社会情势下的“一种有希望的革新”设想。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上篇 文化的界定
第一章 艾略特与威廉斯文化概念之比较
一、文化的定义:从阿诺德到威廉斯
二、艾略特的文化类型说
三、威廉斯的文化类型说
第二章 艾略特与威廉斯文化价值观之比较
一、艾略特的文化价值观
二、威廉斯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章 艾略特与威廉斯文化传播观之比较
一、家庭的文化传播:威廉斯和艾略特
二、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播:从阿诺德到威廉斯

下篇 文化与政治
第四章 艾略特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思想
一、政治文化和文化政治的概念
二、保守主义的概念:从柏克到迪斯累利
三、艾略特保守主义思想的构成
第五章 威廉斯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思想
一、英国社会主义传统
二、威廉斯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结论 影响与独创性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