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林兆木学术自传
0.00    
  • ISBN:
    9787545467383
  • 作      者:
    林兆木著
  • 出 版 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林兆木学术自传》系经济学家林兆木先生对自己平生学术经历的回顾。林兆木先生从一个生长在福建漳州、自幼失去了父母的贫寒家庭子弟到成长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九届政协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成长经历,就是一部充满了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励志故事。

     林先生自幼喜爱读书,长于文字表达,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成长成才过程,直至暮年的健身养生活动,都通俗晓畅极具可读性,并予人启迪!林先生经济理论学养深厚,了解中国国情,对经济发展富有前瞻性的见解,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也经常针对大众关注的敏感经济问题在报刊上撰文进行深度的专家解读。这些林先生撰写的重要的文件与文章都收录在此书中。所以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可予人启迪,亦可增长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令人深思的作品。本书因文字从容晓畅,阅读来轻松易懂、明白有益。


展开
作者简介

     林兆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研究,在中央报刊和有关书籍中发表众多关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论文与评论。曾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奖项。1988年以来参与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包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13次中央全会文件;1994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1989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4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先生撰写的学术自传,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册。本书采用自传体例,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改革开放,结合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林兆木先生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其影响、学术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是保持经济协 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 于1998年1月和4月先后发表《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 响和对策建议》《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等文章,并送国务院领导参阅。在这两篇文稿中,我提到了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和金融监管的问题。之后,2001年3月我 与张昌彩同志合作撰写了《论虚拟经济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 响》一文,对虚拟经济问题作出了系统论述,提出虚拟经济 是一把“双刃剑”,主张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以实体经 济为基础,并始终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主要观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

     所谓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虚拟资 本独立化运动和价格决定的经济形态。其本质内涵是虚拟资 本以增值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动的权益交易,主要是指信用 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或完全独立的那一部分 经济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一些 新兴市场国家的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 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2万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 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 展,虚拟资本的流动会更快,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近20年来,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资本的 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品层出不 穷。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资产证 券化,各种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的期货、期权合同,这 是一种初级衍生物,它们还保持着个别金融资产交易的形 式。另一种是各类指数期货、期权合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 出现的利息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物价指数期货交易是衍 生物的高级形式,也是虚拟资本的高级形式,它们从根本上 割断了与任何个别实际资产的联系。交易双方甚至抛弃了金 融期货那种纯粹“幻想的交易”的外壳,就股票指数等的涨、落打赌。


2.虚拟经济急剧增长的原因分析

     (1)货币与商品的脱离及独立运动是虚拟经济产生的 本质起因。 

     (2)虚拟资本数量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虚拟化的发展, 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后,实体 经济容纳不了过多的货币资本。一方面,各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饱和,投资、生产和销售困难,产业资本利润回报率降 低,一部分产业资本成为过剩资本,从各生产及贸易领域退 出,从事短期金融投机活动;另一方面,发达市场经济中的 居民长期积累的财富要进行投资活动,从整个社会来看,它 的总额相当巨大。这种金融市场中的资本过剩是虚拟经济得 以大幅度增长的基础。

     (3)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理论推动了 虚拟经济的急剧增长。 

     (4)规避风险是虚拟资本中金融衍生品产生和发展的 最初动因。 

     (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经济的急剧增长提供了可 能和支撑的条件。


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提供融资 支持。 

(2)虚拟经济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3)虚拟经济可以更好地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 息,提高实体经济运作的效率。 

(4)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体经 济效益。 

(5)虚拟经济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拉 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4.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 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 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主要是使国民经 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1)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增 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

     (2)虚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和投机风险。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等形态的虚拟资本,具有以 较少保证金垫付实现很大倍数交易额的“杠杆效应”,从而 使虚拟资本的交易的利润与风险成倍增加,并在人们心理的 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等影响下引发投机活动。这种投机活动 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较大波动或动荡,甚至导致风险巨大的 投机和金融危机。 

     (3)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减少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 金,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过度 膨胀时,在一定时期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中存在 着大量投机行为和炒作活动,其投机收益大大高于实体投资 利润。巨大的收益反差导致社会资本游离实体经济,而追逐 金融市场的炒作,使大量的资金滞留在股票二级市场或衍生 工具市场进行循环炒作,而不能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尤其在 发展中国家,往往出现生产流通中资金短缺与金融市场上巨 额游资并存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4)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 沫经济的产生,导致对实体经济的巨大破坏。 

     (5)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安全,特 别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金融市场的全 球一体化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自由化,使国际资本流动急剧 增长和快速扩张。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以各种对冲 基金为主的国际投机资本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增长。


5.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问题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充分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2)对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等理论要 深思和慎行。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将逐步放开金融市场。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对“三化”理论要深思和慎行,有步 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形式的发展,正确地把握 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汇率的自由兑换进程。 

     (3)正确处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 系,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4)注意防范和控制我国经济的泡沫风险,抓紧化解 已形成的过度经济泡沫。对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要采取有 力措施抓紧化解,如对银行的注资和国有企业的债转股等。 与此同时,要完善上市公司产生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领域资金过度进入股票二级市场及 房地产市场;严格控制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加 强金融衍生品的管理,做好规模和风险控制。 

     (5)建立经济预警系统,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完 善市场法规,加强金融监管。 

     (6)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严防国际投机资本 的冲击。要高度重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及时监控,密切关注 国际投机机构的动向。特别是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 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必须大力提高对国际游资的监 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控能力以及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能力,以防范国际投机资 本的冲击和炒作。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上述观点和政策建议 是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


展开
目录

壹 成长和研究工作经历 / 1


贰 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 9

一 经济周期研究 / 10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 26

三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 60

四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 65

五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研究 / 74

六 国企国资改革研究 / 82

七 收入分配改革研究 / 94

八 政府和市场关系研究 / 103

九 中国同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及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 116

十 主要论著 / 119


叁 治学心得和人生感悟 / 121

一 我的读书情缘   / 122

二 珍惜和利用好时间 / 127

三 从冷水浴到冬泳的往事 / 131


附 录 / 139

危机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 / 140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 149

世界经济走势与中国经济大局 / 16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173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宏观分析 / 186

抓住用好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 1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