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阅读通史.理论卷
0.00    
  • ISBN:
    9787533686321
  • 作      者:
    王余光主编
  • 出 版 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兼任***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个人著作:《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文献史(第一卷)》《中国文字与典籍》《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名著的阅读》《读书随记》《文献学与文献学家》《阅读,与经典同行》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阅读通史》全书篇幅约240万字,内容涵盖时间段为先秦至2000年,按历史朝代顺序和篇幅分为11编,8卷,每卷约30万字。11编分别为绪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辽金元、明代、清代上编、清代下编、民国、1949年至2000年。8卷分别为《理论卷》、《先秦至魏晋卷》、《隋唐五代两宋卷》、《辽西夏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中国阅读通史》首先讨论了阅读的多重含义,其次以上述朝代为序,探讨从先秦到2000年不同时期阅读现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阅读传统的特色及阅读的思想与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阅读通史(理论卷)》:
  3.中国阅读史的专题研究
  中国阅读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薄弱,迄今少有专门的阅读史专著出版。除了上述图书馆学和阅读学研究者所做的理论研究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开始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切人中国阅读史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主题,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书籍史、思想史视野下的阅读史研究
  阅读史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部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变迁史。一些历史学者研究思想史,开始关注一定历史时期内各类书籍的出版与阅读状况,及其与民众观念、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的关系。2005年9月,台湾学者潘光哲在台北的权威史学杂志《新史学》上发表了《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一文,提出了研究晚清阅读史的建议,希望“透过阅读史的取向,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晚清士人是怎样借着各式各样的阅读、思想活动为他们的生命寻找意义,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①的。同年,他还在〈思与言》杂志第43卷3期主编了“近代中国的阅读、出版与文化”专辑,收录了其所撰“导论”和其他学者的四篇近代阅读史研究论文。②这些个案研究讨论了阅读与思想观念、阅读对文人文化生活及其人生的影响,是从书籍史角度切入阅读史研究的较早成果。2014年,潘光哲撰写出版了专著《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一八九八)》③,运用了中国近代实证史学和西方书籍史研究方法,引入“知识仓库”“读书秩序”等关键概念,详述晚清士人接受、学习西学的读书历程,重点剖析了朱一新、梁启超、《时务报》《沅湘通艺录》等人物和书报的阅读史,试图梳理中国人近代知识的起源和流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
  又如,历史学者张仲民的《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①,详述了在近代中国历史情境下生殖卫生类书籍的阅读史以及“黑格尔”“古登堡”和“世界语”等关键概念的接受史,重点讨论这些新名词及其所代表的新知识、新思想如何被读者接受,产生哪些社会影响等问题,从观念史的角度叙述了当时的阅读文化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卞冬磊的〈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②,以数十位晚清读书人的日记为史料,探讨了报纸这一“现代文化形式”是如何参与到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的。
  (2)文学接受史、读者研究视野下的阅读史研究
  中国留日学者李长声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发表在《读书》杂志上的《从音读到默读》③《书·读书·读书史〉④,是较早向国内读者介绍西方阅读史研究成果的两篇文章。《从音读到默读》介绍了日本的文学研究者在读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从音读到默读”这种变化的表现与意义,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阅读史研究的理论动态,并引用了达恩顿的《什么是书籍史》一文中的观点,建议在图书出版中重视读者因素。《书·读书·读书史》则对年鉴学派的书籍史理论观点、夏蒂埃及其代表作等进行了评介。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阅读文化与阅读史
第一节 阅读与阅读文化
第二节 阅读史研究
第三节 阅读文化的民族性
第四节 阅读文化的区域性
第五节 阅读文化的时代性
第六节 阅读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文本变迁与阅读
第一节 文本的多种视角与多重意义
第二节 文本的时代变迁
第三节 手抄本时代的阅读
第四节 印刷文本时代的阅读
第五节 电子文本时代的阅读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教育对阅读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条件对阅读的影响
第二节 出版业与社会阅读
第三节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
第四节 教育与阅读
第五节 推荐书目

第四章 社会意识与宗教对阅读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意识与阅读
第二节 群体意识与阅读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阅读
第四节 禁书

第五章 学术变迁与阅读
第一节 知识体系与阅读
第二节 注释、翻译与阅读
第三节 工具书与阅读

第六章 文人生活与阅读
第一节 文人生活与休闲阅读
第二节 阅读疗法
第三节 阅读生活情趣

第七章 阅读传统
第一节 传统的阅读价值观
第二节 传统的阅读方法
第三节 传统的阅读精神
第四节 古代读书人的文化情怀
第五节 热爱藏书和读书的传统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