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亲子性格的力量
0.00    
  • ISBN:
    9787511328830
  • 作      者:
    小嘉老师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可以确信,翻阅《亲子性格的力量》,基于“九型人格”的教育理念,基于这种全新的教育视角和教育方法,您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软肋,并会欣赏各自的闪光点。也许,您还会留有遗憾:“为何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没能那么管教我呢?”当然,我也非常确信,您一定会希望曾经的负面教育不要在您的孩子身上重演,在清楚了解彼此性格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对孩子的理解,补足他的短板。


展开
精彩书摘
  天生性格被认可,亲子关系更融洽
  举一个例子,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很自然地伸出右手。但是,如果有一天,突发了意外,右手不小心受伤了,那么,就只好使用左手。这种时候,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如何小心翼翼,仍然会感到很不方便。
  再举一个例子,还是左右手的问题。一位母亲为女儿哭闹着不去幼儿园的事犯愁,原因是中午吃饭时,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使用右手。平日里,这个孩子一直用左手,现在老师却让她用右手,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这么突如其来的变化,她自然会非常害怕,当然也极不习惯。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这位老师也用左手吃饭,恐怕老师自己也会觉得不习惯吧。
  同样的道理,性格类型也一样。停下手里的工作,让我们先想象一下,生活中,你是不是对有些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感,即便这只是第一次谋面,而对另外一些人,似乎总是没有理由地讨厌他们。这是不是很奇怪?告诉你,这一切皆因性格的不同。一般来说,在心理上,人们更趋向于使用更舒适、更自然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做出的选择和行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倾向性不同,也可能会产生误会与不信任。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女士跟我讲,她的丈夫和儿子的关系很不好,一见面总是争吵不断。即使儿子在没有受过一次课外辅导就考上名牌大学以后,父子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冲突严重时,父亲甚至还会动手打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位女士还说,儿子好不容易高考结束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了,但是,孩子反倒一点也不愿意跟父亲讲话了。
  当我了解了情况,得知原来这个孩子有严重的“浪漫型”性格倾向,在学校的心理评估中,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不爱说话,不爱表现自己。不过,生活中,这个孩子思维敏捷又严密,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并且还擅长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而孩子的父亲却属于那种喜欢结交朋友,喜欢物质生活并愿意为之奋斗,很会处理问题的现实主义者。于是,这位父亲总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也能成为现实、务实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孩子的未来。但是,事情却恰恰相反,父亲越是逼得急,儿子越是反抗得厉害,最终这对父子的隔阂越来越深。
  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正是这位现实主义的父亲不断要求儿子像他一样,才导致孩子的抑郁症。后来,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这位父亲一点点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终于明白了,要想儿子成功,首先要学会尊重儿子的性格。于是,这位父亲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他的儿子也慢慢地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之所以说这件事,是因为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搜寻生活碎片,并且努力从中回忆父母和哥哥的性格特点。令我惊讶的是,在洞察家人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地加深了对他们和我自己的理解。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我竟然如此近距离地体会到了,原来那份可以依靠的爱竟然一直都坚实地存在着。不仅如此,我还联想到了很多千差万别的周围朋友、同事们的性格,以及过去所发生的令自己纠结与困惑的所有事情,当然,更值得欣慰的是,我也因此解除了许多误会,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虽说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与不信任,但是,有了这次独特的思想之旅,我开始学着用惊叹和欣赏的眼光去注视那些以自身天生性格而活着的人们。甚至于,很多时候,我都不由地惊讶于此——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父母与孩子性格匹配的四项原则
  孩子在只按自己意愿进行教育的父母指导下成长,只会一点点地剥蚀他们的自信心和存在感。然而,把握一些原则、匹配亲子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合。
  其一,父母应该承认孩子的性格有可能与自己的不同。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就像外星人一样,可是,在旁人看来,他的生机勃勃、他的小个性是一样的独特而受欢迎。所以,与其苦恼于“为何孩子不像我”,不如接受“我的孩子当然跟我不一样”的想法。只有真正接受“人与人相处时,最重要的是能接受他人与自己的不同”的事实了,才能协调好性格之间的差异。
  其二,父母应放弃对理想性格的期待。不要看到孩子沉默寡言就期待他能言善辩,不要看到孩子害羞内向就觉得他像傻瓜一样不会表达自己。其实,每种性格本身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一味地要求孩子具备与天生性格不一致的特征,只会阻碍固有个性中优点的发展。事实上,孩子只有充分发挥其自身性格的优势,才能自信满满地面对生活。
  其三,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天生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注意力集中的兴奋点,孩子也不例外,因此,父母要想与孩子的性格相匹配,就要善于观察孩子,就要正确感知孩子的性格。
  其四,孩子表现固有性格时,应称赞其长处。让孩子按照其天生性格成长,他们才能感到快乐,才能充满自信。不过,承认孩子的天生性格,并非把孩子培养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而是帮助孩子把固有的潜能,也就是他们独特的气质充分地发挥出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读懂亲子性格色彩
——孩子以天生性格成长,才会长成“茁壮的树”
“植物要开花结果,首先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土壤。”如果把人的性格比喻成树木,不同性格也需要不同的环境。只有“本性的根”,生长在“合适的土壤”里,才会长成“茁壮的树”。

01  孩子以天生性格生长,更可能长成“大树”
02  天生性格被认可,亲子关系更融洽
03 “九型人格”教育,开启父母与孩子的性格魔盒
04  父母性格不同,教子方法也不同

第二章
父母的性格决定孩子的未来
——认清父母性格,找到孩子成功的钥匙
很多父母都会自信地说“我的性格我最了解”,但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思考自己属于什么样的“树”,才能让孩子在“父母”这棵大树下茁壮成长。

01 “完美型”父母:“我要培养一个从不犯错、完美的孩子。”
02 “助人型”父母:“为了孩子,我要竭尽全力。”
03 “成就型”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要规划好每一天的生活。”
04 “浪漫型”父母:“我希望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家长。”
05 “思想型”父母:“我会支持孩子的成长,为孩子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
06 “忠诚型”父母:“我会尽己所能,让孩子安全地生活。”
07 “活跃型”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充分享受到快乐、多彩的生活。”
08 “领袖型”父母:“我就是孩子坚强的后盾!”
09 “和平型”父母:“我会默默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三章
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
——挖掘深层能量,开启个性教育之门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面对孩子的千差万别,父母要有一双发现孩子喜好厌恶、长处短板的慧眼,进而帮助孩子扬长避短,给他们最需要的爱、最永恒的爱。

01  追求卓越的“完美型”孩子
02  有天使般爱心的“助人型”孩子
03  喜欢争强好胜的“成就型”孩子
04  个性鲜明的“浪漫型”孩子
05  观察思考力强的“思想型”孩子
06  善良正直的“忠诚型”孩子
07  活泼开朗、爱冒险的“活跃型”孩子
08  性格刚烈的“领袖型”孩子
09  性情温和的“和平型”孩子

第四章
不同性格的父母VS不同性格的孩子
——把握“亲子性格匹配度”,活出全新的人生
人的一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看性格匹配与否。身为父母,首先要了解“我是谁”,其次要了解“孩子是谁”,掌握好亲子间的“性格和谐度”,才能让自己和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

01 “完美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2 “助人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3 “成就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4 “浪漫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5 “思想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6 “忠诚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7 “活跃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8 “领袖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09 “和平型”父母搭配不同性格的孩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