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蓝皮书:中国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报告2015-2016》:
三、文化馆推进法人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一)嘉兴模式分析
1.基本概况。2014年初,嘉兴市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指示精神和文化部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浙江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把嘉兴市文化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摆在嘉兴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2014年初,嘉兴市文广局为稳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属文化系统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工作的实施范围、组织保障、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并制定了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随后,嘉兴市积极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嘉兴市文广局牵头,会同编委、财政、人社等部门成立试点工作小组,市文化馆全面配合,以建立文化馆理事会为重点加强问题研究和顶层设计。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和设计,2014年11月14日嘉兴市文化馆理事会正式成立,建立起以理事会为决策层、馆领导班子为执行层、监事会为监督层的具有嘉兴特色的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
2.具体做法。一是制定章程。制定了《嘉兴市文化馆章程》,对文化馆的宗旨、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理事会、监事会、职责、运作方式、文化馆人事、资产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章程》规定了理事会决策权、监事会监督权,规定了文化馆长执行理事会决议、接受理事会和监事会监督、负责日常管理运行的基本职责,规定了文化馆领导班子建立基本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财务预算及年度报告、聘任内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干部等重要职责。二是建立理事会。在嘉兴市文化局指导下,嘉兴市文化馆理事会由13名理事组成。其中,市文广局代表1人,市文化馆主要负责人1人,市文化馆职工代表1人,县(区)文化馆总馆主要负责人1人,镇(街)文化馆分馆主要负责人1人,村(社区)“文化礼堂”负责人1人。其余7名经市文广局向社会公开招募遴选产生,市文化馆第一届理事会中7名社会理事分别为:市政协文化界委员1人,市律师事务所法人(兼市级人大代表)1人,企业法人(兼省级人大代表、市级政协委员)2人,媒体代表1人,社区文化活动室负责人1人,辖区学校负责人1人。三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的决策机制。理事会采取由举办单位委派代表和社会公开招募的理事相结合的方式,结构性地体现了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形成了利益相关方共同治理格局。与此同时,合理安排政府代表在理事会表决中有条件地拥有“一票否决权”,即为了维护政府作为出资方的权益,在涉及文化馆坚持导向、遵纪守法、干部选任、绩效考评、国有财产监管等关键决策中,举办单位委派理事可以使用一票否决权。四是建立理事长产生规则。理事长由举办单位提名,经理事会审议通过产生,理事长连任不超过2届。五是建立文化馆长产生规则。文化馆行政领导班子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馆长为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馆长由主管部门市文化局党委提名,并经局党委考察,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市文化局任免。六是明确管理层职责。实行馆长负责制,管理层由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包括馆长、副馆长等,是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机构,负责文化馆的业务、财务、人事日常管理。馆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人选,经嘉兴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副馆长由馆长提名,报文广局审批后任用。七是明确馆长权利。馆长根据《章程》及理事会决议,全面负责本单位业务工作与行政管理;负责管理本单位日常事务、负责本单位的人事、财务、资产等管理、组织实施文化馆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编制年度工作报告、行使法定代表人的职权、签署本单位重要文件和其他应由单位法人代表签署的文件、参与理事会决策、按照理事会决议主持开展工作以及行使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3.突出亮点。一是建成了具有决策功能的理事会,在理事会性质和构成上,符合中央关于“要明确事业单位决策层的决策地位”,“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单位,本单位以外人员担任的理事要占多数”等方面规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