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
0.00    
  • ISBN:
    9787508667614
  • 作      者:
    马未都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史上zui逗趣的文化常识书,高逼格知识品味进阶必读

  有深度,有情怀,不学术,接地气

  有趣、有料、有知、有识

  消炎、止痛、开胃、下饭

  历史可以很有趣

  · 做皇帝其实很苦逼,万历皇帝每年的寒暑假各有一天,就是大年初一和夏至。

  · 除了年羹尧,“华妃”还有一个哥哥叫年希尧,督造了著名的景德镇年窑,雍正粉彩能做得登峰造极离不开他的功劳。

  八卦里也有智慧

  · “贵妃醉酒”其实是杨贵妃在吃醋

  · 潘金莲和武大郎竟然不是原配

  · 古代人故意要在清明节相亲有何道理

  没文化真可怕

  · 电影《赵氏孤儿》里程婴吃了碗面条,但实际上把麦子磨成粉大约战国和汉代时才出现,所以他真要想吃上这碗面,大概还要等七八百年。

  · 宫斗剧中麝香可谓堕胎利器,但事实上麝香的气味比较刺鼻,很容易被发现。麝香可以通神通窍,可以入药,治疗跌打损伤,但打胎并不灵。

  文物里有态度

  · 红木不适合做百宝嵌的材质,因为红木的收缩率太大,宽容度不高,“太计较”。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待事待人,建大事者不计小怨。

  · 一件残缺的古董还有没有收藏价值?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更何况残缺之中,也会蕴涵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马未都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百盒 千合 万和》、《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玉之器》等著作。

  -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立了新中国第yi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杭州(2003)、厦门(2005)、上海(2016)、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

  - 2008年,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 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马未都先生量身定做,打造全新节目《收藏马未都》。

  - 2014年11月,马氏风格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 2015年12月,《都嘟》全新升级为《观复嘟嘟》,优酷平台全新推出。


展开
内容介绍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岳飞背上刺的其实不是“精忠报国”?《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讲述了 “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主题,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展开
精彩书摘

  福寿绵长千古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五福临门”。一到过年过节,大家都会在门上贴上“福”字。那么“五福”包括什么呢?

  “五福”第一是长寿。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活在这个星球上,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够长寿是“五福”的第一个标准。第二是富贵,这个标准在文明的演进当中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第三是康宁,就是健康安宁,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所以健康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四是好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德行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对待这个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上好的德行,就是在生活中不给他人和社会造成麻烦。第五就是中国人说的“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无论多么长寿,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在最终的时候能不能走得更好,这也是人类对生命终极思考的一个价值。本篇先从排在“五福”首位的长寿开始说起。

  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追求长寿的呢?首先是内心的安定。古人观察到,对寿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心态。一个急躁的人非常容易暴亡,我们有时候说“把我给气死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就非常强调内心安宁。比如孔子,他活了73岁,是一个长寿之人。在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寿数,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一生当中就一直强调自己内心的安定。下面通过两件藏品来看看上面都有哪些长寿人物,描述的是什么样的长寿故事。

  这是一个清代早期的五福碗,上面写着五个“福”字。可以说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具象,或者说化具象为抽象的形式,用一个很具体的字来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上面“福”字是用沥粉的方法突起的,很立体,中间填的是青花色。清代初期这样的五福碗相对来说比较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抽象化的图案多了起来,比如画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在瓷器和其他文物上,这种纹饰俯拾皆是,已不再那么直接了,而是用间接的方式表现了当时生活的富足状态。

  这是一个清乾隆时期的豆青釉青花象耳尊,上面画的是八仙祝寿图,有一个老寿星,下面都是八仙人物,还有几个小童。八仙的姿态神态各异,表明了古人长寿的意愿。

  这个图跟明代的八仙上寿图有明显的不同,它加了很多世俗的画面。比如说这里有一个刘海戏金蟾的场景,整个画面非常生动,表明当时这件瓷器有可能是当时送的祝寿礼品。瓷器的背面画的就是蝙蝠,两只蝙蝠相向,是腾飞的状态。可惜少画了三只,如果再画三只就是“五福”了。

  这是一个水仙盆,上面画的是云鹤纹,有满天祥云,还有满天飞舞的仙鹤,表达了一种自由的意境,一种渴求生命的状态。“渴求生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心中的烦恼,追求生活的平静,不要过度追求生活中的财富,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的蛊惑下,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有超凡的能力。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人,人家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非法的事呢”,他说“我上班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钱,我的理想上是开上兰博基尼”,你想想这事儿有多不靠谱啊!人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要设置太高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这是你祈求生命能够长久的一个根本要求。中医说“内心恬淡虚无,百病难生”,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好心情,长寿之路或许并不遥远。

  ·观复学堂·

  1. 宋代最长寿的皇帝是哪位?

  马未都评:历史上有很多长寿之人,作为标杆的往往是皇帝,因为皇帝是全国人民都可以知道的一个人,所以他的长寿就显得特别重要。

  北宋和南宋加起来319年,其中最长寿的皇帝就是南宋第一个皇帝高宗赵构,他活了81岁。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长寿的排行榜中,他位列第三。这里包括武则天,武则天活了82岁,比他还多活一岁。赵构是徽宗的第九子,是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是一个内心比较安定的人,从小就能看出他长大后的模样。

  据说金人南侵的时候,宰相需要带一个皇子做人质,去金兵的军营谈判。当时徽宗十几个儿子在一起开会,谁都不愿意去,所有人都认为一定是有去无回,必将死在金兵手下。这时候赵构站起来说,“我去!”他到了金兵的军营后,所有人都在观察他,因为金人认为皇上都是好吃懒做、唯唯诺诺、胆小如鼠的。可对于这个人,他们形容为“呆若木鸡”,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呆若木鸡”最早并非贬义,而是非常高的评价。周庄王当时喜斗鸡,有一只鸡看所有的鸡过来,还跟木鸡似的站着,什么都不怕。语言在发展当中意思会转化,后来我们就发展成说一个人呆头呆脑的。但恰恰是呆若木鸡的赵构给了金人一个不良信号,金人认为他不是皇子,要求退回去换真皇子来,就把赵构给退了回来。赵构后来南渡跑到杭州建都,南宋因此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盛世之景象。所以由于赵构奠定下来这样一个基础,南宋后来的生活还是很圆满的。

  现在都市里的人往往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跑不完的应酬,而且作息还不规律。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健康长寿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陶冶性情,处事不惊,减缓压力。减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也经常说自己需要减压,压力太大、事情太多,需要减去一些事情。我们人生中要追求很多很多目标,但我觉得大部分目标是追求不到的,所以就要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如果内心能够寻求到自己的一份安定,对生命来说是最好的一件事。现代医学也可以证明,影响寿命的直接因素就是心理的压力。我们为什么拿皇帝来举例呢?就是因为皇帝的心理压力比普通人都大。这个国家都是他们家的,他什么事情都要管,所以九五至尊的皇帝们虽然贵为天子,但活过80岁的皇帝仅有4个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唐代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南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岁。

  2. 我们祝寿的时候常常说“寿比南山”,那么“南山”指的是哪里?

  马未都评:南山指的是终南山。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容易认为南山一定在南边,但今天站在中国的腹地看,这南山却是在北边,位于陕西西安。为什么用南山来比长寿呢?因为老子在那儿生活过,那儿有一些老子生活的传说和遗迹。道教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人要放下心中的烦恼,追求人生的快乐。说到快乐,长寿是第一条。中国人认为道教是让人长生不老的,所以就认为南山是长寿的象征。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今天以地图而论,东海大概就是中国地图“鸡脖子”底下的位置。但是古代没有这么多的人文教育,很多知识是靠经验积累,所以人们对东海这一片广袤的海峡非常不清楚,就觉得广袤无垠,所以才说“福如东海”,表明福气像大海一样,一眼望不到头。

  3. 小说《三国演义》里“鹤发童颜”形容的是谁?

  马未都评: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一些老年人,头发都雪白了,但是脸色非常红润,说的就是这种现象。“鹤发童颜”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在《三国演义》中指的是华佗。

  华佗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人,所以在《三国演义》第十五回里有一段描写。周泰受了枪伤以后,孙策非常着急,听说有一个叫华佗的人可以药到病除,于是就把他请来了。书中说孙策一看这人“鹤发童颜,有飘然出世之姿”,意思是这人出来以后跟仙人一样。孙策就说“大夫您看这怎么办”,华佗就说这是一件小事,然后把药方开了,一个月时间周泰就痊愈了。

  华佗本身是长寿的人,后世的人把华佗神化了,因为我们过去认为无疾而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由于疾病对人的侵扰,我们对能够医治疾病的人都怀有敬意。今天也是这样,人们一有伤病马上就奔医院。同样,在过去,社会上对有高超医术的人一定是高看一眼的,所以华佗就留下了很多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

  我们一生中很多时候都在跟疾病作斗争。我们希望自己长寿,首先就希望自己是健康的,远离疾病。不幸的是,你主观上想远离疾病,但你一生中未必能远离疾病,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疾病,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孤立地存在,你总会跟社会打交道。从吃的上面讲,今天有大量的问题出现,比如瘦肉精、地沟油、毒牛奶等等,这些事情对身体都是有伤害的。即便没有这些事情,自然界换季、气温降低、人体不适等等,你也可能会遇到问题。我们在未来的人生和社会发展当中,一定是把疾病作为第一研究重点,所以现在全世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医药和防治疾病研究。

  ·古玩门诊·

  古玩一

  这是一个清代中期的笔架山,俗称渡海观音,画面上有两条龙、海水,上面坐着一个观音。从功能上讲,这应该是一个装饰性很强的笔架山。这种山字形的笔架山在宋代就有了,只不过形态各异。这是最典型的三山式,有三个峰,两边两个龙头算两个峰,上面的观音算一个峰,底下写着六字款“大明宣德年制”。

  从青花颜色上讲,这件东西跟乾隆时期的非常接近。龙的形象不像乾隆时期的标准型,有一点点差异,但是观音的形象——她眼角是吊着的——跟乾隆时期观音造像的面相比较接近。而且这种东西的胎跟拉坯的那种圆形的(如碗、盘等)都不一样。在拉坯的过程中,胎土淘制得比较细腻,而且拉的时候有一个应力,所以就显得非常硬。而这件是一个模子活儿,模子制的胎都比拉坯的胎软,因为太硬了就没法填充模子。上面这些须状不是模子制出来的,而是后来粘上去的,工艺比较麻烦。

  古玩二

  这是一个双龙尊,我们在之前的书中讲过,但这个尊跟以前的有所不同。之前看到的这种青瓷或白瓷的尊,釉通常只到肩部,肩以下基本就没有釉了;青釉一般情况下都能到下部,甚至到底。这就说明,这个造型在唐代的流行过程中,釉的覆盖面是越来越广的。从三彩的角度来说,它的颜色比较单一,有黄色,也有带一点儿绿的黄,即浅黄和深黄之间,这也符合早期唐三彩的规律。胎非常细腻,上面有一层化妆土。所以从胎、釉的颜色以及施釉的尺度看,这就是唐代初年的东西,距今也将近1 500年了。

  双龙尊不是中国人的传统造型,而是我们从西域学过来的,它跟中国的汉文化有一点儿不同。这个造型非常优美,首先是器型饱满,整个腹部浑圆;两个龙从肩部突然升起,呈对称状。这个造型在清雍正时期非常受欢迎,所以雍正一朝有豆青釉、茶叶末釉,做了很多这种仿品。二百六七十年前,雍正皇帝就下令做过这个东西,可见这个造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件东西非常古朴,跟我们后来非常矫情的审美有天壤之别。当你真正从内心觉得这样的东西是一种大美的时候,你的审美已经提高了一个段位。

  古玩三

  这是一个葫芦瓶,它的颜色对比非常强烈。我们过去在颜色搭配时,最忌讳的就是红配绿——过去有一句不大好听的话“红配绿,赛狗屁”。其实不然,审美有时候是物极必反的。比如五彩从元代创烧以后,到了明晚期就很趋向于大红大绿的这种表现,以红、绿为主,非常鲜艳强烈,给人的感官刺激或者说给人感官的愉悦超乎想象。这件东西猛一看就是红绿彩,但实际上它上头还有两个颜色——黄和紫,这就符合了五彩的基本条件。五彩是一个泛称,不管几个彩都叫五彩。

  这件东西是晚明五彩的典型代表。首先是造型,嘉靖万历时期,葫芦瓶非常流行;其次就是这种彩是单一的,不加青花,到了清代以后,五彩中往往愿意加上青花;再从纹饰来看,上面牡丹的画法——双犄牡丹,对清代康熙年间的画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造型、颜色、纹饰,每个特点都能反映那个时期五彩瓷的特点。这件东西准确地说应该是天启年间的,已经是明代最后期。

  ……


展开
目录

自序

余韵悠悠民乐器

伞屐蓑笠说雨具

福寿绵长千古梦

富贵须从何处得

内外兼修得康宁

仁善宽厚话好德

了无牵挂求善终

百善为先说孝悌

立国立身说忠信

是非辞让话礼智

风骨如莲知廉耻

蹈仁履义说仁义

先秦汉唐看龙纹

俊雅雄健宋元龙

日月朝暮明龙纹

一身数变清龙纹

克己复礼说礼艺

怡情修性说乐艺

君子必备说射艺

张弛有度说御艺

沟通传达说书艺

逻辑思辨话数艺

美好圆满水果纹

民生关怀蔬菜纹

芬芳艳丽花卉纹

万木争荣说树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