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老龄化视野下古代女孝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
0.00     定价 ¥ 60.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218624
  • 作      者:
    李妹
  • 出 版 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妹,女,山东济南人,教育学硕士,现任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学前与老年教研室主任,目前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曾主持多项传统文化方向的课题,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教材3部,合著有《幼儿行为管理方法与教育策略研究》。
  该书为其主持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老龄化视野下古代女性孝道文化传承研究
  (课题编号J16WA21)”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其主持的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幼儿启蒙教育价值研究(课题编号SDY201842)”、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优秀传统家风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806585)”的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女性是传承孝道文化的主力军,通过研究古代女孝文化,我们不但可以详细地了解古代女性是如何理解孝道并行孝的,而且还能够清楚地体会古代女性的家庭教育状态与育儿心得。另外,这也很好地顺应了女性文化研究越发细致与深入的研究趋势。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也变得极其复杂和严峻。该书希望可以在老龄化背景下对孝道传承问题做更多的实证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基于此,笔者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材料,并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认真地筛选、总结与修改,完成了这部作品。
  《老龄化视野下古代女孝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介绍了中国传统孝文化、传统女孝文化概述、古代女子孝道教育的方法、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老龄化趋势下女孝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老龄化趋势下女孝文化传承遇到的困境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老龄化视野下古代女孝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都处于大变革之中,西周时期开始推行的宗法制面临着严峻挑战,甚至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与此同时,传统孝文化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这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开始对传统孝道观念进行重构。他们提倡将“对在世父母的‘孝生’”作为核心,以此来建立新的个人道德伦理体系;大力宣扬孝道,并将此作为立足点,建立新的孝道文化思想体系,进而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完善。在新的孝道伦理思想的建立过程中,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孝伦理和《孝经》中所提倡的孝道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孔子彻底把“孝”从西周的礼制中剥离出来,给孝道添加了更多新的内容,使其成为调整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稳定和谐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与之相比,《孝经》所强调的“孝”更注重其对于社会的作用,为后期“以孝治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
  孔子对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第一个对孝道进行全面而深刻阐述的人,并将原本的个体道德推延到社会规范之中,由简单的家庭伦理上升到国家伦理的高度,让孝道伦理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在儒家学派的推崇下,孝道的外延明显扩大,而且更加系统化和伦理化,最终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孔子将人伦本源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主张“敬养”孝道,跟西周时期贵族所倡导的“礼孝”截然不同。儒家学派的孝道提倡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遵守,使“孝道”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亲情伦理准则。
  曾子进一步将孝文化体系化、思辨化。他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总和,主张应该把“孝”作为自身修养的内容和治理家庭、保证家庭和谐的行为准则,同时也要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曾子的这一伦理思想是对孔子观点的进一步强化,他把孝看作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而孝行为也应该是人们不自觉的行动。就国家方面而言,“忠”就是“孝”的体现,是人民对国家和统治者发自内心的敬爱和敬重。不仅如此,曾子还进一步丰富了孔子所倡导的孝行和孝规,认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谨遵孝道,将尽孝与个人道德修养相结合。曾子对“孝”的发展,使得君主宗法政体中的“家国同构”得到了完善,同时还开创了“移孝作忠”的先河。
  孟子曾主张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这既继承了孑L子的“孝悌合一”思想,同时又对其作出了进一步发展。因此,他提倡的孝道,比前人倡导的“孝”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对孝进行了合理论证。他主张应该把孝作为德之根本,同时孝也是人之本性,是每个人生来就应该具备的“善”。孟子的主张进一步阐述了“孝”与“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仁”最基本的含义是“事亲”和“亲亲”。在他看来,“事亲”应该算作行孝的开始而非结束,统治者应该“推恩”于天下,尽量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时,他还倡导家庭中也要做到敬亲、孝亲,而且还要把这种行为扩展到整个社会,这样国家才能形成良好的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同时也是儒家孝道理论最终得到确立的标志。《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包含了儒家的三大义理,即孝为德本、至德要道和孝之目标,是孝文化的范本,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阐述伦理道德的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孝文化概述
第一节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价值与反思

第二章 传统女孝文化概述
第一节 传统女孝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对女性孝行的分析
第三节 传统女孝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三章 古代女子孝道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 榜样示范法
第二节 因材施教法
第三节 寓教于生活的方法
第四节 循序渐进法
第五节 奖罚结合法
第六节 修身自律法

第四章 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
第一节 孝文化是个人修身之本
第二节 孝文化是齐家的不二法宝
第三节 孝文化是教儿育儿的思想根基

第五章 老龄化趋势下女孝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有利于解决乡村“老有所养”的难题
第三节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节 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第六章 老龄化趋势下女孝文化传承遇到的困境
第一节 老龄化趋势下传承女孝文化的意义
第二节 当前女性践行孝文化的现状
第三节 传统女孝文化日渐衰落的原因

第七章 老龄化趋势下的女孝文化教育
第一节 老龄化趋势下加强女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节 老龄化趋势下推行女孝文化教育的对策

第八章 老龄化趋势下实现女孝文化的功能
第一节 传承女孝文化,培养良好家风
第二节 实现女孝文化育儿教子的功能

第九章 老龄化趋势下古代女性孝道教育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古代女性孝道教育论述
第二节 古代女性孝道教育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