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藤子·F·不二雄》:
邂逅搭档
1944年,太平洋战争正在酣战之时,对于藤本少年而言一场十分重要的邂逅发生了。在他就读的定冢小学五年级二班,来了一位转自邻市冰见市的转校生。
“这位是安孙子素雄君。”
老师身旁站着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矮小的少年。看他紧张的样子,小藤本猜想,这个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也是个内向的人。
安孙子是冰见市光禅寺住持之子。父亲因病过世后,他随母亲和姐弟四人来投奔家住高冈市的伯父。
安孙子很认生,和初次见面的人说话时还会脸红。课间休息时,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会到教室外玩耍,只有他依旧不离课桌。走近看,会发现他正在笔记本上涂鸦。
“你画得真不错呀!”
看到他的画,藤本少年忍不住赞叹。这是藤本第一次主动和别人搭话,因为他完全被绘画中的安孙子吸引住了。
“你也画画吗?”
听到安孙子这样问,藤本便把自己画在笔记本上的画递给他看。安孙子仔细端详着藤本的画作,由衷感叹道:“你画得也很好啊!”
安孙子后来回忆说,藤本当时递给他的画作已然称得上是“漫画”,那精湛的画工令他由衷地惊叹和敬佩。
而藤本后来也说,看到安孙子的画时,自己也兴奋得身体要爆炸般。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孩子喜欢画画,同样的爱好让两人很快成了情投意合的朋友。
从那之后,无论上学放学,两人都形影不离。回家路上,他们每日的既定行程是漫步高冈古城公园,随后在射水神社前名为“二山”的小丘上停留一会儿。
“我将来想成为一名漫画家。”
他们惬意地躺在草地上,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欣赏彼此的作品,热情洋溢地畅谈着关于漫画的一切,时间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流逝。
纤瘦高挑、认真严谨的藤本和个头矮小、处事随性的安孙子,无论是身材长相还是性格都恰恰相反,但神奇之处就在于两人意气相投,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这也许是两人都喜欢画画,又住处相邻,而且幼年丧父,家庭背景也很相似的缘故吧。
但此时的两人还完全未曾料想,日后他们会成为搭档,几十年如一日地勤于笔耕,进行漫画创作。
两人的另一个共同爱好是看电影。
当时在高冈市内有7座电影院,两人省吃俭用,存下仅有的零花钱,保证每天都能看上一场电影。安孙子家附近有一座西洋影片首映馆,那里也是两个人最喜欢去的地方。
1945年“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文化潮流进入日本,许多美国电影也被引进。1945年上映的国外影片只有两部,翌年就有近40部。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影片,观影者无不为银幕上的影星着迷。
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普及之前,在电影院观影是老百姓的最大乐事,影院里出现孩子们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当时,藤本和安孙子两位少年就在昏暗的影院中,将电影中出现的经典场面临摹下来画成漫画,或者用笔记下其中的经典台词,然后回到家里玩“观影过家家”的游戏。
两位少年对迪士尼系列电影情有独钟。第一次在电影院观看迪士尼短片《孩子的梦想》时,梦幻般的色调以及角色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令二人深受震撼,当天就决定二次观影。
看完迪士尼首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后,两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即决定要给作者沃尔特·迪士尼寄一封慕名信。
但着手写信时,问题来了——词穷。这也难怪,毕竟收信者是美国人。两位少年就一边翻阅词典,一边绞尽脑汁,总算用拙劣的英语拼凑出一封信寄了出去。
怀揣着观影后的那份感动,两位少年依旧形影不离地探讨着他们对漫画的热爱。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逐渐淡忘了曾寄出的那封慕名信。两个月后,他们竞收到了沃尔特·迪士尼的回信。
“他看懂了我们写的英语!”
他们的喜出望外之情,实在难以言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