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音乐教学的艺术
0.00     定价 ¥ 9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6604258
  • 作      者:
    [美]埃斯特尔·乔根森(Estelle,R.Jorgensen)
  • 译      者:
    杜悦艳,陈育朝
  • 出 版 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埃斯特尔·乔根森(Estelle R.Jorgensen),教育学社会哲学方向研究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英国安德鲁斯大学荣誉音乐学博士。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音乐教育原理。她是美国音乐教育协会哲学特殊研究分会的首任主席,也是国际音乐教育哲学协会的首任联合主席。主办以及协办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芬兰等国举办的八届国际音乐教育哲学研讨会。主要著作有In Search of Music Education(1997),Transforming Music Education(2003),The Art of Teaching Music(2008),Pictures of Music Education (2011)。乔根森博士是期刊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的主编,也是“Counterpoints: Music and Education”系列丛书的编辑。
  
  杜悦艳,音乐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曾在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的资助下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及演奏。编著有学前教育专业大中专教材《学前教育钢琴基础课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唱歌》。出版译著《儿童音乐生活》(The Music Life of Young Children)。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参与《艺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陈育朝(Leonard Tan),教育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教育哲学。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广受国际学界赞誉,其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在国际音乐教育领域重要期刊上(如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Psychology of Music和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此外,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指挥家,曾任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印第安那大学交响乐团指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赵琇玮、叶屏屏、金鑫、杨梦萍、严青、李宁艳、王梦秋、赵明鑫也参与了翻译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音乐教学的艺术》一书从各个方面指出了音乐教育领域中大学教育理想与学校音乐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以及如何处理好这种差距。
  《音乐教学的艺术》是为处于成长期的教师和指导者而作。埃斯特尔·乔根森希望为音乐教师们开启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对话之门。作者认为音乐教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音乐教学的艺术》的主题既包含音乐教学技巧,也谈到了性格、倾向、价值、个性和音乐性。通过广泛的理论基础、开阔的研究视野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乔根森向我们展现了她在教学中的音乐才能和实践能力。虽然音乐教师的根基在于教学实践,但乔根森鼓励我们艺术性地、富有想象力地、充满希望地、勇敢地去思考,用行动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将深深地影响和转变从事教学工作的音乐家们的思想。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就像乔根森自己宣称的那样,本书为未来的教学开启了对话之门。”
  ——帕特丽夏·谢汉·坎贝尔(Patricia Shehan Campbell),华盛顿大学
展开
精彩书摘
  《音乐教学的艺术》:
  一旦一个人从善良的一般概念转移到将它看成社会中的个人建构,善良拥有多个版本就变得可能。如果这些版本是相通的,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它们需要被判定。进一步假设,关于善良的判定被无知的人所掌握,或者容易被社会大多数强势力量所推进的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规则所违背,那么达到善良的多元的方法就需要有比较性和批判性。歌曲和仪式,例证了美好和善良的宗教观点可能不被一个带有或没有特定宗教团体的个人所认可。由于这个原因,路德在他的施教区用方言演唱公理。他关于善良的概念与罗马教会所列举的概念相反。在这里,公理教会与民众毫不相关。对大部分信徒来说,教会被牧师和助手用完全不可思议的外国语言所管理。可以从音乐的不同推断出两个非常不同的关于善良的世界观:一种,所有人都可以直接接触上帝(以及善良的知识),在全体参与者确定它既是个人的也是全体的情况下,上帝被赋予宗教的和政治的意义;另一种,善良被有权利决定它应该是什么的教堂规则所裁定。难怪路德派名副其实地和罗马教会有了冲突。关于善良的不同解释的实情使得所有关于善良的概念都需要被谨慎地询问(尤其是基于音乐教师的个人兴趣而被音乐化表达的概念)。
  人们如何作出道德选择的心理学证据表明,关于善良和善良的相关概念会因女人和男人、女孩和男孩的不同而不同。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认为男人将他们的道德决定基于控制欲望想法和行为的准则之上,而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和她的同事则认为女性和女孩子对情况的特定方面和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特定的想法和行为如何影响关系感兴趣。在道德想法和行为中,这些基于性别的不同点表明了男性和女性确定好与善良的不同方式。他们进一步证实在对于善良的确定上需要一种多元的姿态。
  真诚的本质和真诚宣称的本质一样复杂。相对于探讨这个问题的普遍性答案,我的焦点则在于音乐信仰和实践中的真诚。我用一个特定的传统来探讨音乐现实的模棱两可。例如,在西方古典传统中,总谱在作曲家特定意图的交流中关键角色的扮演并不明显。如,北印度古典传统中的即兴。虽然不考虑这些明显的不同点,不同传统中的音乐家显然有管理不同表演方面的期望,并定期区分有典范和权威的表演以及没有典范和权威的表演。简而言之,有倡导者可以表明表演应该真诚,或忠实于总谱或传统实践。然而,所有个人的解释都被包含在普遍接受的准则中。例如,罗杰·塞申斯(Roger Sessions)和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将音乐家经验的变化和想象的角色描述为探知艺术和音乐真谛的方法。
  音乐真理不是建议。换言之,它不是特定言论中所说的一句话或一个数学公式。相反,因为它意味着它自己,音乐意义的解释有时会十分不同。也就是说,音乐意味着被忙于创作和接受它的个人发挥想象力地感知和建构,而且不能远离音乐和音乐行为本身。在传达和确定音乐的明确意义时,音乐的实际操作以及听觉和视觉的经验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我们最后要明确传达这首音乐的意义,我们要演奏或者唱它。如果其他人演奏它,我们必须确信会有不同的但仍然是真诚的表演。
  尽管有歧义,基于真理基础上的音乐产生了什么?遵从乐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个注释很完美的曲目的表演可能并不总是最好或最激励人心的。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利用乐谱观察表演者的错误。一个人可能会指出在一个特定作品中深刻理解作曲家音乐思想的一般表达和特殊例证的证据。即使这样,库普兰指出,借由不同的分句、发音、速度、力度以及其他个人所倾向的方法,表演者之间对音乐的表达都会不同。一个人可能会接受更古典的、正式的、内敛的甚至更遵从乐谱的表达,而其他人可能倾向于更加浪漫和情绪化。他们会充分利用乐谱上的标记,比较多地运用类似自由速度(rubato)或“拉紧”(stretch)的微妙速度变化以使得乐谱的呈现更加自由。即使在乐谱没有表情符号标记的地方,就如即兴爵士表演,我们也在期望表演者之间不同的可能存在风险的尝试。例如,即兴重复段可能在长度和复杂性方面不同,表演者可能在表演的内容、时机、缘由上的解释会比其他表演者更严谨或更宽松。
  有时,标题音乐或者带有文字、标题及其他作曲家创作说明的作品、关联乐音之外的事物可以给理解音乐的意义提供线索并加强解释。对于表演者来说,发现音乐的真相需要去发掘作曲家在这里想要表达什么,以及这个作品过去的表演想要建议什么。正如寻找其他真相一样,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停留在表面,音乐的真相需要深入挖掘。例如,当深入海顿(Haydn)的《创世记》弥撒曲时,我发现了可能被隐藏起来的象征意义。既然知道作曲家(包括海顿和莫扎特)在他们的音乐中隐藏了共济会的精神和其他意义,发现它们可以帮助音乐人解释作品。音乐作品表面和深层的思想对于音乐的意义来说是迷人的隐喻,因为有些方面看起来明显可察而有些则不是。一些音乐理论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已经检查过这些方式。在这里,音乐和艺术的“深度”被创造和表达。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师
追求真实的自我
学会倾听心灵之师
接纳自己的不足
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保持开放的心态
发展个人的艺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紧随一个人的“幸福”

第二章 价值
共同的人性
崇敬
真善美
平衡

第三章 倾向
机智
慈悲
耐心
热情
正直
培养品质

第四章 判断
个人的选择和潜力
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价
公正和仁慈
明确的标准
认真对待事情
不同水平上各种类型的挑战
不可避免的测试

第五章 领导者
积极纳入
情感培养
交流分享
确立规则

第六章 音乐家
技师与艺术家
在传统中接受熏陶
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榜样的音乐家

第七章 聆听者
理性倾听
感官性倾听
体验性倾听
表演性倾听
关联性倾听
技术性倾听
外围意识的倾听
重复性倾听
启示
……

第八章 表演者
第九章 作曲者
第十章 组织
第十一章 计划
第十二章 指导
第十三章 想象力
第十四章 现实

后记
注释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