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
0.00     定价 ¥ 8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3101830
  • 作      者:
    陈立群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陈立群,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9年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躬耕教坛40余载,当校长30余年,在退休之际,陈立群婉拒东部学校百万年薪聘请,远赴贵州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支教,让一所“垫底”的民族中学完美“逆袭”:学校辍学人数从每年的100多人变成了现在的实况“净流入”;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的指标完成率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州第一。陈立群将奇迹发生的原因都写入新书《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用朴实的语言和心中的大爱,首次全方位记录支教之间的工作和探索,记录为贫困地区学生、教师、社会层层立志的故事,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扶贫扶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并启发读者站在更高角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中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探索更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之策,确保脱贫不返贫。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立群,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1985年起担任高中校长,现为杭州学军中学校长,教育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座教授。先后荣获浙江省“春蚕奖”、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杰出人才奖、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首届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十佳创新校长奖、首届感动杭州十大教师。省内首创“宏志班”,《宏志精神迁移的实践研究》获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基础教育新世纪十年重大成果一等奖。国内首创精神教育,并承担了相关的教育部重点课题。2010年10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浙江省教科院联合召开了“人民教育家论坛——陈立群教育思想研讨会”。以陈立群校长的真实事迹为原型的电影《爱满长河》经广电总局批准发行。
先后主编或撰写了《宏志》《映日荷花别样红》《创新教育的理论与思考》《红烛》《雏鹰》一《感召》《班主任,你好》《教育的真爱、假爱与错爱》《宏志教育的兴起、发展与迁移》《寄语青春》等书籍十余种,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里,你将读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扶贫扶志故事,读到一场发生在西部贫困地区的伟大教育实践,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大爱和初心。
展开
精彩书评
陈立群身上闪耀着的是
甘于奉献的光芒。他用“师
者”的爱心和责任,为民族
地区教育注入时代精神,
为山区孩子点燃梦想和希
望。
——《人民日报》
生命中总有不期而遇的
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您像天上的星星,让我们
可以循着光亮的方向,一
直向前。
——贵州省台江民族中
学学生
以前,我们在校外不太
愿意说自己是台江民中的
老师,因为我校高考成绩
年年在全州垫底。如今,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会
骄傲地说:“我们是台江民
中的老师!”这样的自信,
都得益于陈立群校长!
——贵州省台江民族中
学教师
展开
精彩书摘
引子
故事的缘起
我于1975年1月毕业于浙江省临安中学。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1月从浙江师范学院(今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杭州市桐庐县毕浦中学任教。1984年7月,我担任学校副校长;1985年7月,任桐庐县窄溪中学校长。这期间,无论是担任副校长还是校长,我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足可见当时教师队伍中人才之匮乏。1991年调入杭州市区后,我基本上都在校长岗位上工作、学习和锻炼。
2015年8月,我从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这让原本忙忙碌碌的我多了不少自主支配的时间,也正想歇下来整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对教育的些许思考和感悟。没想到,计划还是被打乱了。
始于一个电话
2015年10月,我接到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我担任两位贵州校长的实践导师。
早在2000年,我曾参加过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脱产学习三个月。2007年起,我还参加了浙江省教科院组织的“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学习研修活动,为期三年。在初步学习研修的基础上,浙江省教科院把我们八位校长作为“共同体”,委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养。2010年暑假开始,我又参加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两年半的全国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先后三次参加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的学习研修活动,尤其有幸得到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的谆谆教诲,得到代蕊华(今培训中心主任)、沈玉顺、刘莉莉、田爱丽、王俭、王红霞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这对我教育思想的形成、教育情怀的升华、教育智慧的积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有了与培训中心的这种关联,我在浙江省创办了首个宏志班;因为这种关联,汶川大地震后,我前往都江堰地区的四所学校,站在断壁残垣间为当地教师加油鼓劲,与我一同前往的台商林光清先生资助灾区教师赴杭州交流学习,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因为这种关联,我和爱人曾一起前往四川省宜宾县的观音、商州等乡镇,开展义务支教。这次,还是因为培训中心的牵线搭桥,我开启了人生一段新的征程。不久,我就在杭州学军中学接待了一批来自贵州的高中校长。他们都是贵州省首批名校长,由贵州省教育厅委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养。培训中心要求为每位学员指定一位实践导师。就这样,我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校长和安顺市第一中学校长的实践导师。培训中心还规定,实践导师必须至少到学员所在学校实地考察一次,我因此得以与千里之外的贵州结下不解之缘。
我的爱人申屠晓敏是杭州市第四中学已退休的数学教师。2016年3月29日,我们夫妻二人坐上高铁,第一次前往贵州。火车进入湘西和贵州地界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隧道内穿行。
P1-2
展开
目录
引子 故事的缘起
第一辑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一口锅变成了六口锅
让学校安静下来
被毒蛇咬了的学生
一封反映问题的匿名信
拉住一个是一个
一个不受别人恩惠的女孩
要嫁人,不来读书了
甘霖班和树人班
下雪天我们不放假
来自学生春花的两封信
一张床和53张奖状
走,去学生家里看看
孤儿家的房屋地基沉降了
小玲家的“两不愁三保障”
母亲瞒着女儿把父亲安葬了
几代人的大学梦实现了
让孩子对未来有想法
我愿为一只蝴蝶、一头牛、一条盘瓠
第二辑 教师是最重要的学生
我成了“铁腕校长”
教师是最重要的学生
来一场规范的教代会
课堂比天大
“看不到希望,我想调离”
“苗秀耀林杯”
给教师扶扶志
少喝了1000斤米酒,多考了1000个本科
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第三辑 打造苗乡精神高地
一个让人心生温暖的地方
我的微信头像
一个好县长才可能办出一所好学校
不得不两度推迟开学
培训驻村第一书记
寻根文昌宫
从文盲、半文盲家庭到知识家庭的跃升
台江的变迁
任重道远,我一直在路上
第四辑 谈谈脱贫和教育
脱贫“脱”什么
大山深处的现代化之路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花与根,血脉相连
要努力“玩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该明白两件事
谈谈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路径
真爱助力脱贫攻坚,责任引领校长成长
教育家办学,需要一点孤独的理想主义情怀
附录 我们眼中的陈立群
以陈校长为榜样做个好老师
我的“校长老爸”
陈立群的愿望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