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创业历程——他们怎么犯错 又是如何成功
0.00     定价 ¥ 69.00
长沙图书馆
  • ISBN:
    9787300301945
  • 作      者:
    [美]盖伊·拉斯,尼尔斯·帕克
  • 译      者:
    诸葛雯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并非生来就是创业者,甚至根本不是创业者的梦想家。越是缺乏经验,他们就越有雄心壮志,越有动力给世界带来新的东西,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对于那些可能尚未找到值得为之冒险的想法的理想主义者,那些成功时知道珍惜而失败时能够吸取教训的人(是的,并非次次都能成功),那些费了一番苦功从经验中学习的人而言,本书中的经验教训所蕴含的智慧对他们来说也许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 本书是对数百位来自各个商业领域(从食品行业到消费性包装品,再到科技界等)最成功、最鼓舞人心的创业者的深度采访的成果。书中汇集了作者从这些创始人身上学到的经验教训,而且本书的结构遵循了我们在追寻其创业英雄历程时所走过的道路:从接受召唤到创立企业(第一部分),再到他们在成长阶段接受的考验和测试(第二部分),最后再到他们的目的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全球品牌(第三部分)。
展开
作者简介
盖伊・拉斯(Guy Raz)
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也在乔治城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讲授新闻学。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三档超高人气节目的创始人、编辑部主任和主持人。他于2013年创办的“TED Radio Hour”成为NPR历史上热度上升最快的节目和美国收听率**的节目之一。2016年,他创办的本书同名节目“How I Built This”成为当年美国十大广播节目之一。该节目以深度访谈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商业领袖展开对话,引导采访对象回顾如何构想、启动和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该节目在全球拥有大量忠实听众,并获得高分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创业是公平的,对任何人都敞开大门,包括没有任何经验的普通人,本书介绍的成功创业者大多与你我并无不同。创业又是不易的,需要你走出舒适区,进入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直面各种未知的问题和挑战。本书通过还原全球**创业者的真实经历,揭示创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本书基于超高人气访谈节目创作而成。作者深度采访了数百位来自各个领域的创业者、商业领袖,引导他们回顾创业过程中的微小细节与成功背后的故事,请他们分享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关键时刻、失败经验、应对方法等。作者基于丰富的一手资料,遵循创业者经历的真实创业过程——从接受召唤到创立企业,再到在成长阶段经受考验和测试,最后到达目的地,也就是打造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全球品牌,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创业过程全景图,告诉所有想实践自己的想法却又害怕失败的人,创业之路上可能犯的错误已经有创业者犯过,很多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吸取别人的教训而不是亲历这些错误,也许是创业成功的唯一捷径。
展开
精彩书评
阅读《创业历程》这本
书让我感动。我一直是一个
创业者,即使在新东方上市
之后我依然认为我是个创业
者。创业是无止境的。创业
不在于业,而在于创,创造
、创新、创立、创生。所谓
创生,就是生命在创造和创
新中重生。这本书中的每一
个故事和创业历程,都唤起
我对自己创业过程的回忆,
激发我创业的激情。世间没
有好走的路,但正是因为道
路曲折,才把我们引向远方
,也才激发我们长途跋涉的
信心和决心。达成心中的目
标是我们必然的结局.我们
最感动的瞬间就是我们走向
地平线留给世界的远行背影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

盖伊拥有非凡的天赋,
他不仅能发掘每个创业故事
中的**亮点,还能将其转
化为人人都可学以致用的智
慧。
——克里斯·安德森,
TED演讲大会创始人
阅读本书一定会令你获
益匪浅。盖伊提供了指南针
、地图和头灯,让你在创业
的荒野中不会迷失方向。
——乔·吉比亚,爱彼迎
联合创始人
本书向人们展示,追求
创新是人类最重要的特质之
一,创业对每个人来说其实
并不难。我们需要的是比以
往更具突破性的想法,而本
书恰好为渴望挑战现状、追
求美好新生活的人们提供了
不可或缺的指南。强烈推荐

——里德·霍夫曼,领英
联合创始人
展开
精彩书摘
2018年夏日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周一,我的妻子汉娜(Hannah)与往常一样跑完步回到家。我正在加州伯克利家中的厨房里为儿子们准备早餐。她流着泪走进厨房,摘下耳机,一边深呼吸一边说道,“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你制作了这期节目?”
那天早上,我于2016年9月创建并主持的商业播客“我的创业历程”(How I Built This)更新了最新一期节目,讲述了史黛西?布朗(Stacy Brown)及其公司“鸡肉沙拉小鸡”(Chicken Salad Chick)的创业故事。我早就忘了这一集会在那天播出,因为我们通常要在采访结束几个月后才能推出相关的节目。不过,我没有忘记的是,史黛西?布朗在那次采访中情绪波动很大。从汉娜的反应来看,这个故事显然极具影响力。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史黛西生活在亚拉巴马州奥本市。丈夫抛弃了她和三个不到六岁的孩子,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在家里做鸡肉沙拉。她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月挣够500美元来支付账单。
最初几个月,她挨家挨户推销鸡肉沙拉。然而,生意刚刚有点起色,就有人去卫生部门举报了她。(严格来说,在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自制食品并摆在汽车后备箱里出售是不合法的。)她的家庭作坊被卫生部门取缔了。
于是她请一位很有商业头脑的朋友凯文?布朗(Kevin Brown)帮忙。凯文劝她不要放弃,要加倍努力。在凯文的帮助下,她租下一间月租金800美元、占地800平方英尺的小屋开了一家餐馆,开业第一天,鸡肉沙拉在下午两点前就销售一空。
工作中的密切接触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拉近了史黛西和凯文之间的关系。最终,两人坠入爱河,共结连理。他们既是人生伴侣,又是生意伙伴,两人携手稳步发展“鸡肉沙拉小鸡”,并利用自有资金在奥本新开了两家分店,因为没有一家银行理睬他们,更不用说发放小企业贷款了。
经过四五年的发展,他们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意识到,是时候借助外力转向特许经营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他们将有机会真正实现盈利并且赚得一些现金。
不幸的是,他们选中的合作伙伴是一对人品欠佳的夫妇。他们将公司51%的股份卖给了这对夫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愚蠢透顶。仅仅几个月后,两对夫妇对“鸡肉沙拉小鸡”的愿景就产生了分歧,这对夫妇甚至威胁要将史黛西和凯文踢出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
史黛西和凯文不愿放弃自己打拼下来的一切,于是与合伙人协商了一个收购方案,然而合伙人要求他们在30天内支付相当于其初始投资三倍的回报,也就是130万美元。否则,合伙人就要接管公司,将史黛西和凯文扫地出门。
不用说,史黛西和凯文拿不出这130万美元,因此他们走遍了亚拉巴马州,向任何愿意给予他们机会的人推销自己的公司,拼命筹集资金。然而,他们一无所获,直到最后一天,也就是协议商定的30天期限的第30天,一个名叫厄伦?麦克沃特(Earlon McWhorter)的人―他也是劳氏家装(Lowe's Home Improvement)的建造商―在奥本商会(Auburn Chamber of Commerce)听了他们的推介之后,当即与他们联系,他说相信他们也喜欢他们的鸡肉沙拉,愿意提供他们所需的所有资金。
厄伦的投资不仅帮助史黛西和凯文拿回了公司的所有权,还推动他们开启了特许经营模式。该模式一经推出便火了,他们的加盟店逐渐遍布整个美国南部。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就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凯文被诊断出T4期结肠癌,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他立即采取了积极的化疗方案,令人震惊的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请过一天假。
另一场战斗开始了。不幸的是,这一次他们没能取得胜利。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不仅继续发展壮大公司,还创立了“鸡肉沙拉小鸡”基金会,以支持结肠癌研究。作为筹款活动的一部分,凯文打算在奥本大学的乔丹?黑尔体育场举办一场大型慈善音乐会,并邀请肯尼?切斯尼(Kenny Chesney,当时乡村音乐界最大牌的明星)参加。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是当年创办一家只供应鸡肉沙拉的餐馆的举动又何尝不是如此。既然他能够帮助史黛西将门店开起来,为什么这次不试一试呢?
最终,他们请到了肯尼?切斯尼,卖了五万张票。4月的那个晚上,乔丹?黑尔体育场的看台上坐满了观众,凯文却无法亲临现场。六个月前,也就是2015年11月21日,他在家人的陪伴下与世长辞。
凯文的离世给史黛西带去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此之前,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活,史黛西都经历了近十年难以置信的高潮与低谷。然而,与凯文一样,她选择了继续战斗。她不屈不挠地坚持了下来。不仅是为了她自己与孩子,也是为了纪念凯文对她以及他们共同创立的事业所做的一切。那年晚些时候,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作为美国发展最快的餐馆品牌之一,“鸡肉沙拉小鸡”入选美国5000强企业。如今,企业的价值已达1亿美元。
从许多方面来说,这个曲折、励志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创业故事,也是一段经典的英雄之旅。如果你读过希腊神话或是看过电影《星球大战》,就会对“英雄之旅”有所了解。这个由作家、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大多数伟大的史诗故事都遵循类似的叙事弧:英雄萌生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人们对她心生怀疑;她离开村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遭遇无数障碍之后坠入深渊,九死一生;但她还是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逃离深渊,继续旅程,最终凯旋。
这显然过度简化了英雄旅程,却是经典之作的基本要素,也是许多伟大的商业故事的关键要素,史黛西?布朗的故事也不例外。这是2008年我以尼曼研究员的身份在哈佛商学院上课时偶然发现的。正是在那堂课上,我第一次接触案例研究法,接触通过故事了解商业的理念。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些案例研究中所蕴含的英雄之旅,其中有对冒险的呼唤,有反复尝试,有一切尽失的时刻,也有最终的成功:这一切都可以透过商业棱镜来传达。
还有一点更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对商业感兴趣。上高中和读大学期间,我曾认为“商业”是一个庸俗的词。我觉得商人就是那些深夜在电视购物频道中推销廉价商品的缠人小贩和推销员。尽管我们这一代涌现出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这样的人物,但是大多数同龄人都信奉反企业、反商业精神,这一点也许在1992年4月《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经典封面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是涅?乐队(Nirvana)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他穿着一件印有“商业杂志仍然很烂”字样的T恤。
为什么我要关心某些企业的故事?我又不打算做生意,尤其是在目睹了父母的珍珠进口生意的起起落落,以及他们投入其中的时间和精力之后。我清楚地记得,他们在餐桌旁埋头苦干到深夜,梳理客户名单,给潜在客户打电话推销―众所周知,这类推销往往会吃闭门羹。他们之所以做这些,全都是为了给我和弟弟及两个姐姐提供稳定的生活。
我不想过那种生活。看着父母不得不忍受创业的艰辛,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职业比整天谈论生意更不适合我的气质和兴趣,就更别提创业了。所以我才会去跑新闻,做电台,最后进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主持节目。可是,我还是没能避开商业领域。我设法创建或与人合作创建了五个播客。这些播客加在一起,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每月有1900万人收听我们的节目。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其难度远超我的想象。为了确保一切都能顺利完成,我成立了一家制作公司。一家真正的公司!谁能想到呢?事实上,我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但我们的公司是一家灵活、紧凑的小企业,坦率地说,我很喜欢它。
我最喜欢的是提出一个伟大的想法,然后加以实现的过程――尽管直到30多岁,我才开始对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是实现这些想法的能力有了一丝信心。在那之前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与焦虑、恐惧、负担症候群,甚至是抑郁症作斗争。我以为,那些魅力型创业者永远也不会有这些烦恼。
但是,在为制作节目而深度访谈数百位企业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与你我并无不同。也就是说,他们也是人。他们也经历过不眠之夜与午夜惊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是冒牌货。他们并不是天生的超级英雄,而是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s)。他们与你我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会走进电话亭并穿上斗篷。他们迈出了这一步,就是这么回事。
“我的创业历程”并不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却是迈得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步。整个项目的发展极其缓慢,它始于我在哈佛商学院教室里的那次顿悟。作为一名前战地记者,我知道最吸引人的人物故事是心路历程。我有一种预感,既然我能够发现大多数商业故事中所隐含的英雄旅程,那么商界之中就有一群人与这些旅程存在关联。
撰写《创业历程》的想法由此而来。与“我的创业历程”的诞生一样,你在本书中读到的大多数想法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始于一丝小火花。这丝小火花在呵护下逐渐变大,直到有一天,一些人在一觉醒来之后突然发现,过去促使他们早起的东西已经无法再激起他们的热情,现在,他们前进的动力另有其物。(最终,他们将想法变成了现实。)
创业或是始于一个念头。正如拉腊?梅里肯(Lara Merriken)、加里?埃里克森(Gary Erickson)和彼得?拉哈尔(Peter Rahal)当初都想研制出一款更好的能量棒。
或是源于想要看看自己能否凭一己之力满足成功创业的渴望。例如,安吉(Angie)与丹?巴斯蒂安(Dan Bastian)从佛罗里达搬回明尼苏达,决定购买一套价值1万美元的初级爆米花工具,最终成功创立爆米花品牌“嘣滋咔滋”(Angie's BOOMCHICKAPOP)。
或是基于充分利用个人技能和经验的机会,就像TRX(total resistance exercise,全身抗阻训练)的兰迪?赫特里克(Randy Hetrick)那样。作为在海外服役的海豹突击队队员,他为保持身材而自创的一套训练系统先后吸引了队友、朋友以及其他健身爱好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一位非常著名的超级碗冠军队四分卫。
或是由于一个幸运(且时机完美)的契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的情况就是如此。他的团队为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开发的内部消息系统比游戏本身更有前途。于是,游戏项目终止,而这个系统成了现在的团队聊天工具Slack。
简而言之,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并非生来就是创业者,甚至根本不是创业者的梦想家。越是缺乏经验,他们就越有雄心壮志,越有动力给世界带来新的东西,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对于那些可能尚未找到值得为之冒险的想法的理想主义者,那些成功时知道珍惜而失败时能够吸取教训的人(是的,并非次次都能成功),那些费了一番苦功从经验中学习的人而言,本书中的经验教训所蕴含的智慧对他们来说也许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
本书旨在帮助像你、我以及史黛西?布朗这样的人取得成功。它是对数百位来自各个商业领域(从食品行业到消费性包装品,再到科技界等)最成功、最鼓舞人心的创业者的深度采访的成果。书中汇集了我从这些创始人身上学到的经验教训,而且本书的结构遵循了我们在追寻其创业英雄历程时所走过的道路:从接受召唤到创立企业(第一部分),再到他们在成长阶段接受的考验和测试(第二部分),最后再到他们的目的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全球品牌(第三部分)。我的目标是拉开创业大戏的帷幕,揭示创业成功的秘诀,并提供一个架构,帮助人们了解如何为创建某样东西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无论那是一个想法、一场运动,还是一家企业。
书中每一章探讨了每一位创始人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面临的各类时刻:从萌生想法到理清头绪;从寻找资金到寻找联合创始人;从推销产品到创建文化;从渡过难关到学会如何发展壮大企业,使其持续发展,从而让他们对自己及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感到满意。
也就是说,并非书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你。也许你正在尝试创建一些规模较小的东西。也许你并不想扩大规模。也许你是一名试图在公司内部建立某些东西的员工。这完全没有问题!书中的建议并不是“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面否定”,我只是希望读者能够在书中找到一些既让人觉得有可能实现,又令人释怀的东西,因为几乎每则故事都介绍了一个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以及一位找到了解决方案的创业者。
我希望通过本书告诉所有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又害怕失败的人,商场上可能犯的错误已经有人犯过了,你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其中许多是书中提到的创始人找到的),吸取别人的教训而不是亲历这些错误,也许是各类创业之路中唯一的捷径。
你已经了解了这本书的创作历程,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杰出的创新者、创业者和理想主义者是如何打造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的。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
让我们开始书写你的英雄之旅吧。
盖伊?拉斯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召唤
01 开放思想
02 危险还是可怕?
03 安全地离开你的安全区
04 调查研究
05 找到联合创始人
06 筹集资金(一):靴襻法
07 实话实说
08 筹集资金(二):别人的钱
09 迭代,迭代,再迭代
第二部分 考验
10 从侧门进
11 选址很重要
12 吸引注意(一):制造话题
13 吸引注意(二):打造口碑
14 经受考验
15 筹集资金(三):专业资金
16 保护现有成就
17 灾难降临时
18 转换的艺术
第三部分 目的地
19 不能掉进钱眼里
20 创建文化,而不是狂热的崇拜
21 以小博大
22 管理紧张的伙伴关系
23 了解自己
24 何时卖何时留?
25 善待员工
26 巧用运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