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阐释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发展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科学界定创新型城市评价的范围、指标与方法。同时,对典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做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典型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探寻新旧动能转换下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模式与路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可用于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方案的选择、分析和辅助决策,对各省市政府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的选择和政策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潍坊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推进措施
为推动创新发展,潍坊市制定了科技创新计划。
(一)实施创新平台“提档升级”计划
潍坊市着力在高端、效能上下功夫,推动平台载体集成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平台条件、研发水平、对外交流与服务的能力与品质显著提升。
其一,加强对市智能农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调度督导。健全完善十大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重点推动水压传动凿岩、机器人模块化关节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度,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国内顶尖的行业技术研发平台。
其二,加快市工业研究院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机制,在重点领域再布局建设 2~3 家行业研究院。
其三,实施园区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推动齐鲁创智园建设,推进潍坊市级科教创新园区顺利运行。支持青州、昌乐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
其四,依托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20 年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10 家以上,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30 家以上。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纵深推进”计划
潍坊市着力在拓宽渠道、密切合作、项目落地上下功夫,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深入合作。其一,继续深化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效务实的合作关系。组织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开展高效、精准对接 6 次以上。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力推动中科院、农科院所属院所及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来潍坊设立研究院或分支机构。
其二,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实施国际合作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交流,在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方式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项目联合研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强做大”计划
潍坊市着力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下功夫,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 a,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遴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以上。着力在示范带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带动效应,支持高新区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先行先试,培育壮大面向蓝色经济的光电和动力机械产业 b。大力推动半导体发光、动力装备、生物医药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集研发、生产、检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园区。确保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 1 个百分点左右。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质增效”计划
潍坊市着力在完善科技服务方式、提升转移转化效果上下功夫,打通从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双提升。2020 年已培育科技成果 150 项,促进 80 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完善技术交易平台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成熟科技成果,完善企业信息库、科技专家库和技术项目库。开展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调动技术经纪人和专利代理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引进高校院所转移机构 5 家以上,培育高端科技服务机构 20 家,总数达到 30 家以上。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载体建设,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签约商业银行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专属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
(五)实施创新活力“竞相涌现”计划
潍坊市着力突出企业吸引人才的主体地位,围绕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推荐申报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国家“万人计划”。扎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人才引进、招院引所等各类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刻理解把握上级政策导向,精准挖掘、精心包装科技项目,力争全市100 个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 2 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孵化器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创新型孵化载体 a。新建或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 10 家、众创空间 3 家以上,新增孵化面积 20 万平方米。积极组织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创新大赛、科技
活动周等活动,挖掘、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潍坊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了寿光蔬菜集团、潍柴动力等典型企业代表。今后,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资金安排等方面应争取上级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潍坊市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六)实施重点创新项目计划
潍坊市积极组织企业实施创新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自 2017 年以来,共组织实施省级创新项目 1759 项,居全省第二名。围绕国家智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试点示范工程,先后争取歌尔股份可穿戴智能工厂等 6 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项目计划;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多功能汽车厂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等 9 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计划。歌尔股份等 4 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17 家企业列入山东百年品牌培育计划,争取潍柴动力等 3 个全国质量标杆、4 个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
2019 年上半年,全市共申报省技术创新项目 236 个,数量居全省二位。获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9 家,位列全省第二位。8 家企业入选山东制造·硬科技 TOP50 品牌榜,数量居全省第二位;9 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第一章 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发展
第二节 创新型城市概述
第二章 潍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潍坊市发展现状
第二节 潍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优势与制约因素
第三节 潍坊创新发展的重点措施与支撑成效
第四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第五节 潍坊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
第三章 新旧动能转换下潍坊创新型城市发展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潍坊创新型城市发展现状
第二节 潍坊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
第三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潍坊创新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潍坊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议
第四章 新旧动能转换下烟台创新型城市发展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烟台创新型城市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烟台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
第三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烟台创新型城市建设措施
第四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烟台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议
第五章 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
第一节 典型城市创新水平评价分析
第二节 山东省各地区创新水平评价
第三节 山东省创新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六章 新旧动能转换下山东创新型省份建设路径
第一节 以创新驱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
第三节 新旧动能转换下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障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