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中国工匠精神国家奖的重要意义
1.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当前,许多行业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但中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生产与供给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由于无法在国内买到高质量的产品,大量购买力流向国外。把新西兰奶粉装在美国产的奶瓶里喂养孩子,用日本洗涤液清洗餐具,出门散步把孩子装进德国产的童车里,洗澡时帮孩子擦上来自法国的沐浴露,几乎成为年轻妈妈的标配。改变这些,就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企业对质量精心打磨,对品牌精心呵护,让职工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让国货打动人心。
3.是加快转型升级、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的需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发展日渐乏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这就需要弘扬工匠精神,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推进制造业的质量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真正实现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从旧动力到新动力的更迭转换,实现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4.是从物的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转变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但是人的现代化总是滞后于物的现代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仅有“利器”,未必能“善事”,想要“善事”,关键在于用“利器”的人。现在影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不是物,而是人。这就需要弘扬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去推进人的现代化,去培育善用“利器”的工匠人。
二、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的经验做法
在国内,当前社会浮躁现象仍然存在,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很多企业追求眼前利润、“抄一把就走”。中国制造创造出一连串值得骄傲数字的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另外,国内制造产品的品质有待提升。中国机床产量占到世界的38%,但高档数控机床还靠进口;中国虽然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码头上大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还需进口。
产品质量之所以差,在于我国整个社会缺乏对产品质量的深度追求,而产品是人做出来的,这最终要归因于“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工匠精神的缺失。
其实,我国古代就不乏工匠精神。工匠出身的鲁班,对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十分专注,喜欢小发明、小创造,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他的发明创造很多,包括曲尺、墨斗、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綦毋怀文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他专注于冶炼技术,创造的“灌钢法”或“团钢法”等炼钢方法,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在世界制造的舞台上,“德国制造”一直占据高位。“专注”是德国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眼光长远是德国中小企业的鲜明特点。他们不会在意一时得失,更在意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追求。因为专注,德国企业或者工匠往往终生打造一件精品,世代相传。不因为追求效率而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损害产品或者工程质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一大特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