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上大多数的孩子不一样,我出生于一个战乱的国家,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梦想——看到一个和平、安全而发达的阿富汗。在战火硝烟中,我的心里悄悄埋下了出国留学的种子,我想去外面更大的世界看看,想感受一下刀枪剑戟之外的文化魅力,更想做一个乱世里的英雄,让我周围的一切能够好起来。
2016年,我获得了来中国实现梦想的机会,第一站便去了魅力之都上海。在同济大学进行预科学习的那一年,我更加疯狂地爱上了中国文化。那时候语言学习紧张,课余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中国小说填满。也就在那时候,我迷上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和小说里的英雄人物。杨康,是我最早接触的小说人物之一,于是我也像模像样地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杨康。后面随着我汉语水平的提高,对小说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比起杨康,我更爱侠肝义胆的杨过,不过毕竟这名字也叫得顺口了,那我就勉强还是继续做这个“英雄之父”吧。
2017年9月,我进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专业开始学习。
专业学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中国的工程技术老厉害了,特别是道路桥梁工程,那可是全世界第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暗下决心好好儿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带到我的国家,让更多人受益。虽然本科生的课程安排得很满,但是我仍然会挤出时间来自学汉语,亲近中国文化。我选修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国书法、中国画、篆刻等,我还加入了学校的舞龙队,参加了中国的舞龙大赛。在中外同学们的合作下,巨龙在我们手中飞腾跳跃,那种感觉真是太酷了!
与中国文化的美丽邂逅,碰撞出了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热爱。这四年间,我坐着“快准稳”的高铁,饱览中国的秀美河山,结识了不少中国“老铁”,更让我对这传承五千年的文明有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2020年伊始,我的24岁也到来了。按照中国的习俗,今年可是我的“本命年”,寒假刚刚开始,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本命年旅行计划”,我想在毕业前更多地了解中国的风光景色、人文地理。
1月20日,我和另外两位在武汉高校留学的同胞好友开始了上海之行。我们第一站去了母校同济大学,原本打算游完上海再去杭州、重庆,深度体验一下中国春节的热闹,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这一切。
1月22日晚上11点多,我和朋友在人住的酒店正准备休息,突然在手机上看到了武汉将于第二天封城的消息,这时我才意识到之前新闻里说的那个“不明原因肺炎”的严重性。当时我们身处武汉以外地区,相对安全,同行的同胞好友劝我一起直接回国。但是,当时我却做了一个让他们惊掉下巴的决定:回武汉!
我知道,现在是武汉的困难时期、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在战乱之地长大的人,作为一个无惧死亡、誓与朋友共进退的人,我怎能在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遭受苦难之时独自离去?不!我要留在武汉!与大家并肩作战!我要为武汉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我和两位同胞商量后,他们也肯定了我的想法,我们当下就预订了隔天回武汉的高铁票。
P3-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