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时光深处
总期待着,在我步入人生晚景的时候,能够给我一段时间,让我整理好思绪,背上记忆的行囊,如同远行,独自走进时光深处,去寻找那些往事和熟悉的身影……
不久前,我离开了工作了几十年的职场,像一只归巢的倦鸟,回到了家,从此过上了慢节奏的生活。我开始整理着思绪,让自己那颗躁动的心慢慢静下来。找出了那些年代久远的日记和有些发黄的照片,看着这些伴随我多年的“老朋友”,颇感亲切,仿佛打开尘封的记忆,慢慢地沿着岁月的小路前行……那些儿时玩伴、少年同窗、部队战友携着往事带着微笑一步步向我走来,和我无拘无束地聊着,我沉浸在往日快乐的时光里……想起作家伍尔芙的那句话:“一个写作者,必须要打开自己的记忆之河,并且以最为恰当的方式还原自己的梦境。”我徜徉于昨日的河畔,回味着梦中的情境。用思维的笔触搜寻覆盖在光阴里的往事,用记忆的网打捞着遗失在岁月里的欢笑……
尽管有些事情已漫漶不清,但仍有许多身影清晰可见。想起了一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有人说,童年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不管何时触碰,都会让人心醉。一直以来,让我挥之不去的,是关于儿时的那些往事,它藏在记忆的深处。特别是那间让我魂牵梦绕的“老屋”,它虽被拆除了,几乎没留任何痕迹,但我每次路过这里,都要停下脚步。轻轻抚摸路边那棵比我还要“年长”的白蜡树,望着它粗糙的树皮和我曾攀爬过的树干,我的眼睛竟有些潮湿。几十年了,它一直在这里等我,仿佛就是为了提醒:这里是我的出生地,我有儿时的记忆。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的父母,想起身边的亲人和朝夕相处的邻居们。他们是那样淳朴、憨厚,影响着一路走来的我,音容笑貌早已定格在记忆中。还有那段青葱的年龄,我投身部队火热的生活,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人生。巍巍太行山,涓涓漳河水,已深深印在我心灵的底片上。正如那句话所说:人当了一回兵,就像土烧成了陶,即使后来破成碎片,每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因为他经过了一次“淬火”,再也无法还原成泥土了。十年的军旅生涯,给我生命打下深深的烙印。我想起几年前,曾无数次远足他乡,行走于天地之间。雪域高原上的圣湖,大漠深处的雄关,群峰连绵中的茫茫云海,让我流连忘返……于是,我将这些从时光深处采集来的往事,敲打在键盘里,将记忆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把梦境还原成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我在忘情于书写往事的时候,也在问自己: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碎片化阅读”已成为人们“文化餐桌”上的标配,纸质文字的生命力还能有多久?是的,我从不否认“碎片化阅读”的存在和它带来的便利,但我也坚信,纸质文字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有温度的文字……如果说生命是脆弱的,那么灵魂会让她变得坚韧;如果说生命是悲凉的,文字则会给生命以温度。自然,我们并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驾驭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我们需要做的是:不仅仅是给生命以岁月,还要给岁月以生命……
面对着周围的喧嚣,我常常停下探寻的脚步,向窗外伸出好奇的目光。但我深知:唯心灵的安宁,才能造就人性的优雅。作家周国平曾说:“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讲得多么精彩,灵魂是需要安顿的。人生是单程的旅行,一路上风雨兼程,步履匆匆,有艰辛也有快乐,有苦涩也有甘甜,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刻录下来,由“生活层面的记录变为生命史的抒写”,以此来安顿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P3-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