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画:行画指没有原创成分,由画匠制作生产的商品画作。
(二)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语出《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三)语出《孟子·告子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次立乎其中者,则其小者安其序矣,次立乎其小者,则其大者可以通矣。”
(四)因心造境,以手运心:语出清方士庶《天慵庵随笔》:“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五)语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六)徐黄:指五代花鸟画家徐熙、黄荃。两人画风有别,一野逸一富贵,开后世先河。
(七)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语出《阴符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
(八)性痴志凝,画痴艺良:语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VI技》:“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九)隐逸以求其志,嗜艺以达其道:语出孔子《论语·季氏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十)胸藏丘壑,城市不异于山林:语出清张潮《幽梦影》:“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十一)语出清张潮《幽梦影》:“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十二)闸:乡里。相俦:亦作“相畴”,彼此在一起。《国语·齐语》:“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明唐寅《送文温州序》:“衡山文璧与寅齿相俦,又同井闱。”
(十三)语出清鲁一贞、张廷相《玉燕楼书法》:“真书神静,行书神动,静而挟飞动之势,动而余渊穆之情,真行乃人三昧。”
(十四)英英相杂,绵绵成韵:语出南朝吴均《与顾章书》:“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十五)元气淋漓障犹湿:语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十六)山多白云,士多道气:语出清华岳《听松图》:“山有白云,士多道气,冷翠苍柯,世外真味。”
(十七)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十八)语出元盛熙明《法书考》:“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于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必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
(十九)学书必先清心,将欲临池,先扫心地,使之一念不杂,静如止水:语出清杨宾《大瓢偶笔》。
(二十)点虱:随意点染的绘画手法。
P254-25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