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家书家训
0.00     定价 ¥ 62.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05095369
  • 作      者:
    宸冰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1:喜马拉雅1亿点击主讲人、前央视主持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宸冰倾情之作!

◆推荐2:梁衡、钱文忠、乔良、陆天明等作家齐力推荐。

◆推荐3:影响几代人的《谁是ZUI可爱的人》作者魏巍亲笔书信曝光,其女儿深情解读!

◆推荐4:有好家风好家训才能教出好人才,每位家长都要看的一本家教书!

◆推荐5:《见字如面》《信·中国》《朗读者》等央视多家主流媒体,全国中小学教育都在推崇的传统家文化!

◆推荐6:精选18位名人的家书家训,诸葛亮的忠、嵇康的义、鲁迅的孝、曾国藩的仁、林纾的智、颜之推的廉、林觉民的爱、马援的礼、梁启超的开明、严复的教育、司马谈的执著…尽在本书!

◆推荐7:随书附赠全网收听总量超3亿的主讲人音频。

◆推荐8: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资助项目。

◆推荐9:精装双封,四色印刷!加上特意留白的感悟空间,写下自己的家书家训,这本书就是传家之宝!

◆推荐10:想树立好家风好家训?有这一本就够了!

展开
作者简介

    宸冰,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北京榜样,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喜马拉雅ZUI JU人文情怀的历史主讲人,CETV 《国史演义》主讲人。首都职工素质工程读书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等十三所高校客座讲师,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原CCTV《墨韵之道》主持人,《职业女性》杂志专栏作家。3亿收听(看)量音视频节目《宸冰读书》《宸冰初见》总策划、主讲人。宸冰阅读文化传媒创始人,致力于传播宸冰立体阅读文化理念及“读书、读人、读世界”的阅读方法,打造专业阅读服务DI YI品牌。

展开
内容介绍

以家书连接历史,用家训传承文明。

家书家训、家风家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正是几千年来这些经典家书家训的传承,教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忠义贤良之士,才让文明得以传承,让历史得以延续。

本书精选从西汉到现代的家书家训文字,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信件往来、夫妻之间的鸿雁传书、充满爱国爱家之情的红色家书以及中华经典家训。作者宸冰将这些家书家训做了深入透彻的解读,用镜头串起家书家训背后的故事。书中更有宸冰的殷殷寄语,内容深刻,文笔流畅,故事性强,再加上音频讲解,是父母弘扬传统文化、亲子共度的ZUI HAO选择。

展开
精彩书评
  人的品质才学是由三个方面的教育构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这本书就是讲一个伟人、名人是怎样营造一个特别的家庭氛围的。
  ——梁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宸冰女士精心编选、朗诵《中国家书家训》,功德无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就是中华有识有志之士的信仰。时光流逝,精神永在。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百家讲坛》主讲人)

  中国人,含蓄,谦恭,不尚空谈。家书与家训,是理解中国人心灵世界和处世方式的ZUI JIA秘径。家书千万封,家训千万种,千差万别,却有一个共同特征:真诚和质朴。所以,千百年来,文章无数,唯家书能直达人心,唯家训可香火不绝。
  ——乔良(空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许多哲人和伟人都告诉我们,打开历史的窗户,能照见未来。宸冰在这儿给我们开启了一扇特殊的且又满溢着真情的历史之窗。走进去吧,请!
  ——陆天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
展开
精彩书摘
  林纾:有品有行,翻译泰斗
  写信人:林纾
  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他从穷秀才一跃成为举人,颇有几分侠气和狂态,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月收入近万,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出国深造。在晚年,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虽然“内
  行之笃,执教之严”是他的一贯教子风格,但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子,匪所不至”“一分一寸,无不着意”。
  收信人:林琮
  他是林纾寄予厚望、最喜欢的儿子,林纾曾道:“胸中有千言万语,见汝时爱极,防说之不尽,故时时书一两纸示汝。”在林纾的心里,年轻的儿子林琮仿佛可以继承他的事业。林纾遗言:“琮子古文,万不可释手,将来必为世宝贵。”只是,语语真挚,却挡不住命运捉弄,林琮三十四岁早逝,终未完成父亲寄望。
  字谕琮儿知之:
  天下最难之事为收放心,而最易之事,则为提醒精神。精神一提醒,则后来艰难之状,历历布在眼前,放心不敛则自敛矣。凡血气未定之人,容易为人诱骗。你之朋友亦不是有心陷害,不过同是青年之人,阅历不深,毫无后顾之忧,一日畅快便过了一日,不知不觉将堂堂岁月积渐抛荒。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不觉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而翁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譬如商家,我之资本无多,能俭能勤,亦足支撑过日。汝年富力强,本钱充足,更能勤俭,发财便无限量。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吾为汝计,方汲汲顾景,汝反偷闲往观电影,有何益处?不是作骗,就是狙劫,至侦探等等,全是教人为恶,毫无阅历之可言,观之殊损眼光。汝言夜间睡不着,必是课后与同学闲谈,不能就枕,率性出塾游玩,此即不能收敛放心处。放心一萌,则眼前便起一道愚云,将一身事业全行遮蔽。如道士炼丹,时时着魔,令汝七颠八倒,你当早早回头,习一静字,便是安心之法。由静生明,由明看到家境,则志气奋发矣。勉之勉之。
  癸亥四月二日父字
  此书留观,不可抛弃
  闽江·译《茶花女》声名大噪
  光绪二十三年(1897)二月,与林纾相伴 28 年的夫人刘琼姿病故。
  林纾与王寿昌等几位朋友泛舟江上,此刻风景宜人,可心境不佳的林纾依然郁郁寡欢。在和朋友聊天时,留法归来的王寿昌(号晚斋主人)讲到法国作家小仲马《茶花女》的故事。中年丧妻的林纾感慨万千,似有所思。
  之后,在闽江的小船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致:一边王寿昌手捧原著口述,另一边林纾展纸挥毫。林纾文思敏捷,只见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 4 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就已经有 6000 多字。这就相当于一个小时 1500字,可以算一下,人的正常写字速度是一分钟三四十字,但林纾平均下来一分钟有 25 字以上,而且他还要翻译成文言文,其写字速度之快、思维反应之快可以想象。
  二人合作不到半年时间,此书全部译完,书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自出版发行后,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风行海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赞: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几个月后,上海就出现了铅字翻印本,之后又不断再版。
  自此,林纾译书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译出世界 10 多个国家近百名作家的 180 多部作品,刊行 150 多部。
  郭沫若最初读到的西洋小说就是林纾译的《迦茵小传》,“林纾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林纾翻译的小说,是我最嗜好的一种读物”。不仅如此,鲁迅在日本时,只要林纾译印出一部,就要跑到书店买回来,看过之后,还拿到订书店去,为了收藏改装硬纸板书面。
  林纾不懂外文,翻译时全靠别人口述,他再根据意思用文言文写下来,实属翻译界罕见。因为文学功底深厚,所以译书很快,往往口译者话音刚落,他就已经写好了译文。勤奋的他,年年有译著出版,甚至把外国剧本译为小说,最多时一年曾出版 16 部。到他逝世时,共翻译了 180 多部书,其中 40 多部世界名著。他翻译了包括英、法、俄、日、西班牙等十几个语种的作品。林纾翻译小说对当时的文坛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在客观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自序
家书篇
鲁 迅:孝顺一生,终意难平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戴安澜: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刘宗歆:舍身救人除鼠疫,医者终究难自医
蔡炳炎:身先士卒战淞沪,将军功名千载传
林觉民: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天下不负卿
张自忠:伟哉张将军!精神永不死
嵇 康:竹林失贤者,广陵成绝响
苏 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家训篇
颜之推:颜氏家训,旷古烁今
曾国藩:人间万事似浮云,名利一样都是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梁启超: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林 纾:有品有行,翻译泰斗
诸葛亮:托孤殷勤礼,报国忠义心
马 援:和善待人,谦恭持家
司马谈:匠心世代传,青史留人间
严 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