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之前
2017 年 8 月,英国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
这是全球最辉煌的大港口之一,大航海时代英国船队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920 年徐志摩从这里登岸,生有反骨的披头士乐队从“地穴”酒吧起步,开始席卷全球。如今这家酒吧门口几米高的砖墙上刻满了世界各地到此一唱的音乐后辈的大名。赫然可见毛阿敏、许巍和痛仰乐队。
脑海中浮现出身穿大垫肩礼服的毛阿敏,在《黄色潜水艇》首唱的舞台上唱起:“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披头士乐队接着唱道:“迎着太阳起航,直到绿色海洋,睡掩蓝色波涛,住进黄色潜水艇。”
两首歌同样迷幻。
离开赛还有三天,三亚号第一赛段大使船员翟燕丽从连云港出发,坐了三次飞机、一次大巴,终于到了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她背一个登山大包,穿着黑色抓绒衣,紧身牛仔裤,粉红色运动鞋。她不化妆没戴首饰,像大学生一样扎着个马尾辫,细长的双眼兴奋得发光,嘴巴抿不住笑,两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跟着人群顺着晃晃悠悠的跳板走向三亚号。
码头上 12 艘五颜六色的赛船整齐地排成一排,打头的是东道主全身靓粉的利物浦 2018 号,三亚号静静停在中间的位置。天蓝色的Unicef 号颇为引人注意,船头有位女船员正在给一个水手理发。这位Unicef 号船员是职业理发师,正抓住起航前的最后机会为船队募捐。10 英镑一头,半天收入一百多英镑,另一位金发女郎在旁边帮着收钱,协作“营业”的她俩将一起纵穿南北大西洋。
剪发的速度和效果都非常惊人,“船头理发店”没有镜子,只能根据身边走过人群的表情来猜测效果。不过这些“顾客”们似乎都不太难缠,第一赛段的航行大部分时间在热带,其中包括跨越赤道,34天不能洗澡洗头,发型唯求够短。
一群从未涉足大洋的人驾着船乘着风把世上的异国他乡都走一遍,去往那曾被当作大地尽头的天涯海角,何等疯狂,何等浪漫!他们在这一天以前的身份是律师、公司总裁、医生、护士、主妇、会计、教师……翟燕丽是一家外企的英文翻译,她工作的公司在连云港加工从丹麦进口的生猪肉,工作餐顿顿红烧肉。
三亚号夹在西雅图号和青岛号中间,甲板上堆着很多超市的空纸箱。几个水手在船头检查缆绳。翟燕丽并不着急和大家打招呼,她想,未来有一个月的时间互相认识。她的兴奋中有点担心,她在参加克利伯之前从没有玩过帆船,赛前一个月的训练,她也不知道还记得多少。
训练港口在克利伯总部戈斯波特,训练分四周,前三周 18 名大使船员被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训练船训练。最后一周合在一起,与船长温蒂一起用三亚号赛船训练。
第一周是适应船上生活,每天训练结束后靠岸。虽然住在船上,但还能享受到岸上的设施,比如抽水马桶和淋浴。
第二周是安全培训及离岸远航,由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师教授海上求生技能,然后离岸航行,每天住在海上。
第三周是进阶培训,主要是训练球帆的使用。
第四周船长温蒂亲自操练,训练结束前,所有队进行两天一夜的英吉利海峡穿越赛,让水手们感受远航。
每一周的训练官都会对水手的能力进行评估,最后要经过温蒂船长的考试,以确认具备离岸远航的资格。很多人四周训练未完成就打了退堂鼓,三亚号 18 名大使船员全部一次性通过了考验。回到人声鼎沸的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很多游客在入口处排队等着参观赛船,他们的眼神里全是问号,为什么要环球?为什么?而在船上接待他们的“主人”们,脸上保持着镇定和自信,但没人给得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为什么?他们怀揣着跨越海洋的梦,坚定或是疑惑,到了这一步都是非去不可。
三亚号的澳大利亚女船长温蒂远远走来,腰身挺拔,步伐轻快。她比一个月前训练时瘦了不少,穿着一件圆领藏蓝航海衫,黑色工装裤,银灰色航海靴,戴副宽边墨镜。刚剪短的金色短发卷曲着指向四面八方。她提着两个空油桶,一步跨上了船,翟燕丽追上去喊了声:
“温蒂。”
温蒂回过头咧嘴一乐:“你好,爱丽丝。真高兴又见到你。”爱丽丝是翟燕丽的英文名,漫游童话仙境的那个爱丽丝。听到头发飞扬的“海中女妖”竟然记得她的名字,爱丽丝心里一暖,伸过手去想握住温蒂的手,可是只抓到了温蒂送过来的胳膊肘。
“每个人只能带 20 千克上船,不要的东西不能带,否则对别人不公平……凯瑟琳在下面,你问问有什么能帮忙的。报到了没?……去领队服,队服也算在重量里。睡袋和航海服不算重量。多的东西必须扔掉,我可不想船太沉……”
温蒂嘴里絮叨着,人已经爬下了舱口。爱丽丝站在甲板上,近在咫尺的观众们的热情呼喊突然间消失了,桅杆上的各种旗帜被风吹得乱舞,刚保养过的绞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即将带领大家越过大洋的女船长出场了。
严肃的温蒂让爱丽丝更加担心起操作流程,她翻出训练日记,第一篇里她写道:
2017 年 6 月 23 日,18 名大使船员抵达了英国戈斯波特港口。点半船员集合报到,我们被分成两组,在两个船上训练。船长和船长助理带我们上船,船长让我们把所有的包放到船舱,然后重点介绍了 68 英尺训练船的床铺,告诉我们接下来二十多天,这就是家。我们到厨房写下自己喜欢喝的热饮,选择有咖啡、热巧克力、柠檬姜茶、红茶、绿茶,我写了红茶。船长让我们都回到甲板自我介绍,船长助理做饮品,克利伯的正式培训就在英式下午茶中开始了。自我介绍之后,船长隆重介绍了训练船上的唯一长期住客“假人Bob”, 因为船上大部分是中国人,船长让我们给它起一个中文名字,于是我们决定叫它宝宝。宝宝是训练落水救援时的陪练,从训练的第一天开始,每天至少要把它扔入水中一次,演练救生步骤。船舱里的灯有两种光,白天用白光,晚上调到红光。开关船舱盖,要大喊“Hatch open(开仓盖)”“Hatch close(关舱盖)”, 以免开关时伤到人;上厕所要边用边冲,不然可能会堵住;厨房的燃气罐在船尾,用后必须关紧;以及其他很多航行中必须注意的细节。最后我们把救生衣拿到舱外,逐个吹气又放回舱内,24 小时后检测是否有漏气的。这在正式比赛的每次航行前都要做一次。
船舱狭小的空间五脏俱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因为是赛船,不讲求舒适度,最让我不适的是柴油味很大,睡得很不踏实。我很早就醒了,走出船舱,发现天下着毛毛雨,阴雨中的码头安静无风,空气中满是海水腥咸的味道,新世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肚子饿,就着昨天的意大利面酱吃了一片面包。吃饱了发现对于船舱里的柴油味,竟然开始习惯了。吃完橘子,皮儿留着,嫌有味儿就闻一闻,还真有点儿用。
此刻觉得像是在梦中,成为三亚大使船员,参加英国帆船培训,不久的将来还会乘风破浪跨越大洋。现在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学帆船,没有烦心事儿,30 岁之前还有这么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我真的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看到这里,爱丽丝心神定了下来,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要起航了!8月 19 日,赛前插曲。
正冲着利物浦港的利物浦市政厅,建在一条大路的尽头。典型的大英帝国鼎盛时期建筑,高大的石柱顶着巨大的镶金穹顶,被各种现代的玻璃外墙高楼大厦夹在中间,让人想到威严有故事的祖奶奶。市政府议员开会的大礼堂内,“2017—2018 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正在这里召开第一赛段起航大会。12 个赛队,240 名水手,其中包括100 名即将环球的全环水手,在这里集结,即将挥别陆地。
罗宾爵士走上发言台:“我很抱歉,第一赛段你们不能上网了。我亲自催了卫星通信公司的所有人,但就是弄不好。我可以把他们负责人的邮箱给你们,咱们一起骂他们。请向你们的家人转达我的歉意,告诉他们你们都很好,只不过要失联一阵子了……”
台下一片哗然……克利伯承诺每人每赛段可以申请共 5 兆的文字邮件,远洋上网靠海事卫星,虽然速度和拨号上网没多大区别,但聊胜于无,除了向家人朋友报平安,很多人计划每天写博客,到比赛结束后修成“朋友圈网红”。现在没了网络,怎么办?!
没有网络也意味着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肩负向世界展示三亚风采的三亚号将无法将海上的精彩历程传回。经过紧急讨论,唯一的解决方案是用接收天气数据的通道传送稿件图片和视频,而这必须经过船长的同意。杀气腾腾的三亚号船长温蒂?塔克,52 岁的澳大利亚女水手,11次参加悉尼—霍巴特帆船赛,澳大利亚帆船运动名人堂成员。她的澳大利亚英语语速奇快,不论说正事还是说笑话都像在发脾气。掌舵的时候她常常紧皱眉头咬牙切齿,而那只是她的“掌舵脸”,她若真发起脾气来,活像“雷神电母”现世。
对于好战好胜的温蒂船长来说,和比赛无关的一切都是累赘。三亚号是 12 支队伍中唯一一支配备全程媒体船员的船队,等于始终比其他船队多带一个人和 20 千克的设备。
媒体船员在温蒂眼中,平日等吃等睡,发生紧急情况还要碍手碍脚地拍摄。她第二次参加克利伯是奔着冠军来的,凭什么一上来就平白无故比其他船多负重这么多?
何况媒体船员每天都会发回独立报道,航行中的战术真相,她可不想让其他船队知道。
“媒体船员必须有。”三亚组委会寸步不让加软磨硬泡,“我们相信温蒂船长高超的航海能力,哪怕比别的船多负重也能获得好成绩。媒体船员很有经验,他可崇拜你了,一定要见证女性首次获得环球比赛冠军。”一年后 , 三亚号成为“2017—2018 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冠军,温蒂船长和三亚号一起留名世界航海史,三亚号那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故事,成为全体船员美好的回忆。
一切都像是罗宾爵士为三亚号颁奖时所说的:媒体船员是最好的安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