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扭曲的铰链
0.00     定价 ¥ 4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331906
  • 作      者:
    [美]约翰˙迪克森˙卡尔
  • 译      者:
    王占一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约翰˙迪克森˙卡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并称"黄金时代三大家"。

  *卡尔先后两次夺得埃德加˙爱伦˙坡奖,并因其创作生涯对侦探文学的巨大影响而被美国侦探作家协会授予"终身大师奖"。

  *卡尔一生致力于不可能犯罪类型侦探小说的创作,又独以密室题材构思见长,一生设计出五十余种不同类型的密室,被誉为"密室之王"。

  *《扭曲的铰链》是卡尔的代表作之一;位列"不可能犯罪"第四名。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迪克森˙卡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并称"黄金时代三大家",独以密室题材构思见长,一生设计出五十余种不同类型的密室,被誉为"密室之王"。

  一九三三年,卡尔出版基甸˙菲尔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以笔名卡特˙迪克森发表《瘟疫庄谋杀案》,亨利˙梅里维尔爵士登场。这两个系列成为卡尔代表性的作品。三十年代是卡尔创作生涯zui多产的时期,其中《三口棺材》《扭曲的铰链》(旧译《歪曲的枢纽》)和《犹大之窗》被后世评论家归入"卡尔的经典代表作"。特别是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三口棺材》以经典的"密室讲义"和"双重密室"成为推理史上不可能犯罪小说之作,至今仍难以超yue。

  卡尔笔下的密室第yi神探基甸˙菲尔博士,是一个胖胖的字典编纂者,走路要拄两根拐杖,喜欢穿斗篷,抽着海泡石烟斗,个性相当和蔼可亲。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析罪犯的心理,出场代表作除《三口棺材》《扭曲的铰链》外,还有《阿拉伯之夜谋杀》《绿胶囊之谜》《耳语之人》等。亨利˙梅里维尔爵士比菲尔还要古怪--大大的秃脑袋、奇怪的表达方式,加上不修边幅的外表。他的职业是律师兼医生,登场作品有《独角兽谋杀案》《犹大之窗》《女郎她死了》等。卡尔的作品风格以不可能犯罪作为核心骨架,情节布局复杂,谋杀手法奇特,充满戏剧性和哥特式氛围。

  一九五○年和一九七○年,卡尔先后两次获得美国侦探作家协会(简称MWA)的埃德加˙爱伦˙坡特别奖。一九六三年,MWA一致同意向卡尔颁发"终身大师奖",这是推理界的高荣誉。

  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卡尔因病去世。当今,仍有不少推理小说作家在创作密室题材作品时会表达对卡尔的敬意。因为,只有约翰˙迪克森˙卡尔才配得上是真正的"密室之王"。


展开
内容介绍

  由于品行不端而被父母打发到美国的约翰˙法恩利,在胞兄达德利过世之后,成为法恩利家族唯yi的爵位和财产继承人。时隔二十五年回国,原先年少轻狂的少年,如今已蜕变为清教徒式的绅士。他毫无疑义地坐拥法恩利庄园,并与青梅竹马喜结连理。

  然而,来自美国的帕特里克˙戈尔先生在律师陪同下登门拜访,宣称他才是如假包换的约翰˙法恩利。戈尔信心满满地述说往事,对小约翰十五岁之前的经历了如指掌,最后还拿出了指纹验证这一撒手锏。

  谁料,就在检验指纹、真假立判之时,约翰˙法恩利溺毙在花园水池中。他是因为心虚而自杀的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布莱恩˙佩奇坐在写字台边,从窗前俯瞰肯特郡的花园,桌上放着一堆翻开的书,他对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厌倦。七月下旬的阳光射进两扇窗,把房间的地板映照成金色。在令人昏昏欲睡的酷暑笼罩之下,朽木和旧书散发出气味。一只黄蜂从花园后面的苹果园飞了进来,佩奇不耐烦地挥手把它赶走。

  花园围墙的另一边是公牛与屠夫旅馆,道路距离果园约有四分之一英里。这条路经由法恩利庄园的大门口,佩奇看得见一座座烟囱错落有致地耸立在树林里,再向前是富有诗意的"挂图"树林。

  肯特郡平坦的路面大多是浅绿色和棕色的,很少有刺眼的颜色,可此时却炫目耀眼。佩奇甚至觉得连庄园里的烟囱都光彩夺目。纳撒尼尔˙巴罗斯从远处驶向庄园,尽管开得不太快却也能听见轰隆声。

  布莱恩˙佩奇懒洋洋地思索着,马林福德村已经够不平静的了。如果这个说法听起来过于夸张,他可以给出真凭实据。就在去年夏天,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美丽丰满的戴利小姐被一个流浪汉掐死了,这个流浪汉在逃跑的过程中穿越铁道,撞上火车,当场丧命。此外,七月这最后一周有两个陌生人一连在公牛与屠夫旅馆住了几天:其中一个是艺术家,另一个可能是侦探(没人知道这传言是从哪来的)。

  最后,从梅德斯通来的律师,佩奇的朋友--纳撒尼尔˙巴罗斯今天正神秘地来回奔波。虽然大家都不明就里,但法恩利庄园似乎发生了什么令人兴奋或不安的事。布莱恩˙佩奇习惯工作午休时去公牛与屠夫旅馆,在饭前喝上一品脱的啤酒。不过当天上午酒馆没什么风言风语,这倒像是种不祥之兆。

  佩奇打着哈欠,把几本书推到一旁。他优哉游哉地想: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伊尼戈˙琼斯受封为准男爵后修建了这座法恩利庄园,自那之后就没出过什么事,现在又能出什么乱子。法恩利家族世代相传,至今稳如泰山。约翰˙法恩利爵士是掌管马林福德和索恩的现任准男爵,他继承了大笔遗产和稳固领地。

  佩奇喜欢这位皮肤黝黑、性情敏感的约翰˙法恩利,以及他为人直爽的妻子茉莉。这里的生活很适合法恩利。尽管他曾离家太久,但他本出生于官宦家庭,所以已然适应。说起法恩利的经历,让佩奇感兴趣的是有一段罗曼史,很难让人将其与法恩利庄园里那位老实迂腐的准男爵联系在一起。从他第一次出海远行到一年多以前迎娶茉莉˙毕索,(佩奇认为)这又是一次给马林福德村提升人气的大好机会。

  佩奇又咧嘴打了个哈欠,然后拿起笔开始工作。

  噢,天啊。

  他打量着胳膊肘旁边的小册子。《英国首席法官的一生》这本书他正力争写得雅俗共赏,以望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正写到马修˙黑尔爵士。各种各样的外部麻烦接踵而至,既因为它们不请自来,也因为布莱恩˙佩奇并不想将其拒之门外。

  老实说,他只想完成自己原创的法律研究,根本没真想写完《英国首席法官的一生》。他懒于做真正的学术研究,但活跃的思维和敏锐的头脑又让他无法这么放弃。是否完成这本著作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可以借此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之后才能有闲情逸致去做别的事,才能轻松地漫步于主题之外那些曲径通幽之处。

  他身旁的小册子写道

  一六六四年三月十日,一场对女巫的巡回审判在萨福克郡伯里圣埃特蒙德举行,由经济法庭首席法官--肯特郡的马修˙黑尔爵士主持。一七一八年以D.布朗、J.沃多和M.沃顿之故付梓。

  这便是他探寻过的一条曲径。当然,马修˙黑尔爵士和女巫的交集其实算少之又少的了。可是这不妨碍布莱恩˙佩奇多花半个章节去描写他感兴趣的主题。他满心欢喜地从一列书架上取出一本旧的《格兰维尔》①。正打算沉浸其中时,他听见花园里有脚步声,有人在窗外朝他喊"喂"。

  来人正是纳撒尼尔˙巴罗斯,他摇晃着公文包,那动作真不像个律师。


展开
目录

  1第一部分

  65第二部分

  149第三部分

  229第四部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