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拉丁美洲音乐
0.00     定价 ¥ 45.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2195771
  • 作      者:
    陈自明
  • 出 版 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自明(1932-)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60年代在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音乐研究所前身)从事民族乐器改良研究工作,7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开始研究亚非拉美音乐,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亚非拉美音乐分支主编,8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讲授“外国民族音乐”“亚洲音乐”“南美音乐”等课程。
  曾多次率团出访缅甸、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加纳、利比里亚等国。并先后赴印度、西班牙、古巴、韩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多次组织文化交流活动。1988年获巴西政府授予的维拉·洛博斯奖章。为推广、普及“世界民族音乐”这一新的学科,多年来曾到我国大陆及台湾多所音乐院校、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学。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予以极大的支持。
  多年来撰写文章百余篇,专著三部(两部为合著)。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乐器,民族乐器的改良,印度音乐,安第斯高原的音乐,加勒比海的音乐,巴西音乐大师维拉·洛博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上不同的人种、民族对人类的音乐文化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如: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印第安人擅长音乐的旋律,以平面的、线状的音乐思维为主;欧洲人则以音乐的和声、复调见长,以立体的、块状音乐思维为主;“黑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俗称)人和非裔美洲人突出的是节奏,以点状的、跳动的动力性音乐思维为主。他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突出音乐思维的不同方面,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和特殊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拉丁美洲音乐正是以上三种人类音乐思维的融合和升华。在这里,印第安、欧洲、“黑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经过长达数百年的碰撞、冲突、渗透、混合、吸收后融合成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音乐文化。现在,这种音乐文化正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吸引着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拉丁美洲地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名称
二、地域
三、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种与民族
二、语言与文字
三、宗教
四、历史与文化
五、文学
六、人民的性格

第二章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以前的印第安人音乐
一、玛雅
二、阿兹特克
三、印卡及其先民
四、结语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音乐
一、新西班牙总督区——墨西哥
二、秘鲁总督区
三、结语

第三章 音乐风格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 处于边缘地带的当代印第安人音乐
一、卡马犹拉人
二、希法罗人
第二节 继承了印卡传统的安第斯高原音乐
第三节 受到欧洲音乐影响而又独具特色的拉美民间音乐
第四节 受到非洲黑人音乐影响的美洲一非洲民间音乐

第四章 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第一节 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
一、阿根廷
二、巴拉圭
三、乌拉圭
第二节 墨西哥
一、历史
二、当代的墨西哥民间音乐
第三节 安第斯高原音乐概貌
一、当代的秘鲁民间音乐
二、玻利维亚的民间音乐
三、厄瓜多尔的民间音乐
四、安第斯高原各国音乐的初步分析
第四节 智利
一、马普切人的音乐
二、阿塔卡梅尼奥人的音乐
三、复活节岛的拉巴一奴伊(Rapa-Nui)人的音乐
……
第五章 拉丁美洲作曲家与欣赏曲目
附录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