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诗画系列”之七
《唐宋词选 豪放派:李可染插图珍藏版》
延续“诗画系列”《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宋诗选:傅抱石插图珍藏版》《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山水田园诗选:齐白石插图珍藏版》《楚辞选:黄永玉插图珍藏版》《千家诗选:吴冠中插图珍藏版》
收录九十三幅李可染画作
精心编选七十九首唐宋年间豪放名词
李可染浓重浑厚的画作风格,与豪放词慷慨悲壮的意境互为体现
精选唐宋年间79首艺术造诣高的豪放词
“念奴娇”“水调歌头”“沁园春”……这些优美的词牌名家喻户晓,但它们的由来却不为人知,而本书中会解析每个词牌名的来龙去脉。
12开中型方开本,四色全彩,圆脊硬壳精装,使用米白优质特种纸印刷,特别阅读感受佳
【中国文学经典题材——雄奇飘逸的豪放词】
自明人分词为豪放、婉约二体以清理词史,延续至今,遂成共识。豪放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主要代表,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本书精选70余篇唐宋年间的豪放词,尤其对不同风格的词人作品进行精细挑选,力求展现豪放词不同的魅力。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岸头沙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五代·欧阳炯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宋·张昪
桂枝香(登临送目) 宋·王安石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宋·苏轼
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贺铸
将进酒(城下路) 宋·贺铸
台城游(南国本潇洒) 宋·贺铸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宋·贺铸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宋·陈与义
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 宋·陆游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宋·辛弃疾
永遇乐(千古江山) 宋·辛弃疾
满江红(赤壁矶头) 宋·戴复古
柳梢青(袖剑飞吟) 宋·戴复古
杯中酒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调笑令(胡马胡马) 唐·韦应物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五代·李煜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李煜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宋·欧阳修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苏轼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黄庭坚
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 宋·黄庭坚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黄庭坚
行路难(缚虎手) 宋·贺铸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宋·朱敦儒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宋·朱敦儒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宋·朱敦儒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宋·陈与义
瑞鹧鸪(白衣苍狗变浮云) 宋·张元幹
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 宋·陆游
鹊桥仙(华灯纵博) 宋·陆游
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陆游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念奴娇(洞庭青草) 宋·张孝祥
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宋·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宋·辛弃疾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宋·辛弃疾
清平乐(风高浪快) 宋·刘克庄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宋·张炎
灯下剑
甘州遍(秋风紧) 五代·毛文锡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范仲淹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宋·叶梦得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宋·叶梦得
雨中花(故国当年得意) 宋·朱敦儒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朱敦儒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贺铸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宋·张元幹
....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