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发展》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在宏观层面上,首先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缺陷;其次,就民间金融的组织结构进行解析,以我国基础的民间金融组织——合会为例,剖析民间金融组织构成,并详细论证民间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结构缺陷以及其对民间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以此印证民间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再次,对我国长期以来所秉持的“国家主义”金融建设主导思想和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后从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开放、监管、法律规制和中小微企业帮扶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且更为完善的民间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上,主要以民间借贷活动为对象进行详细论述。首先,从民间借贷的概念在不同规范性文件下的意义解读作为切入点,对现阶段民间借贷的内涵与外延作梳理和阐释;其次,结合市场实践及相关法理,对民间借贷的类型作归纳与划分,如区分民事借贷与商事借贷、合法借贷与非法借贷等,为下文评议我国民间借贷市场运行的主要问题,以及民间借贷市场规制路径的完善作铺垫;再次,对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难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域外经验,总结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后从国家立法、市场监管、权利救济三个层面,对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可行性路径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引导民间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