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信托的逻辑
0.00     定价 ¥ 49.00
长沙图书馆
  • ISBN:
    9787521709759
  • 作      者:
    王道远,周萍,翁两民,贺洋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道远,生于1969年,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工商管理硕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经济学学士。于1995年加入中信信托,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信托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周萍,生于1980年,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于2012年加入中信集团,现任中信信托金融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执行站长,任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专家。


翁两民,生于198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法、金融法,现就职于中信信托,先后在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投贷管理部任职,并任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国际银行法律与实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贺洋,生于1989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投融资实务、宏观经济分析,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课题研究并获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现就职于中信信托。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着眼于中国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金融视角,即融资金融、投资金融、服务金融,结合信托制度,而不是以后者为本位;二是市场立场,立足中国现实阶段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尊重实践及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假设场景或者无视场景;三是竞争导向,探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行稳致远的规律和逻辑,从中寻找使信托制度得以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这本书强调中国金融信托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强调金融机构的价值观念、战略和能力,强调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实践性。与一般市场言论相比,书中观点不再单纯强调信托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无意强调信托公司行业(或者其他金融子行业)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不愿夸大金融监管许可的长期决定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自 序

在各个国家,在它们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信托制度与金融或非金融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信托制度与信托公司这一主体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业态。

中国信托公司做什么?这是国内的金融同行、各界朋友,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外人士都想了解的问题。即使中国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在埋头工作之余,也希望从理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与此相关的研究其实已经不少,有的探讨信托的法理、信托的基本理论,有的专注于技术性的业务操作,有的谈信托公司的转型与发展。本书的定位,是在这些内容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我们既不会停留于理论的探讨,也不会深入业务的细节,而是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原理和实务之间,寻找连接的路线图,最终清晰、系统地呈现中国信托公司业务的全貌和商业逻辑。

本书的价值和贡献,可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信托”一词的解读。信托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它指的可能是信托制度、信义义务、信托公司、信托产品或者信托业务。只有厘清这几个相互交织的概念,才能准确认知中国信托行业。中国信托公司的业务,是舶来的信托理念、制度与中国本土的市场经济、金融监管合流的产物。信托业务、信托产品所谓的一些特点,并不见得是天生固有的,它可能是信托制度特性的反映,可能是信托公司主体功能的表现,也可能是信托行业监管的结果。

二是关于“做什么”的诠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从资产管理的商业视角,而非法律或别的视角来看待信托业务。信托业务是“信托关系+ 资产管理服务”的概念,信托关系只是基础法律关系,信托公司在信托关系上附加各种不同的资产管理服务,才构成信托业务。而附加的部分才是信托业务最为核心的内容。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形形色色的信托业务品种,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名却异质,有的异名却同质,有的重要却无名,有的有名却不正,所以我们需要去梳理、正名、归类,其中必然会去澄清一些误解或者偏见。

三是关于中国信托公司可能的方向的探讨。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中国信托公司近20 年来的实践,尊重市场,尊重交易;同时也有反思,反思其不合理、不完善的一面,并借鉴海外金融服务的成功实践经验、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对特色金融的需求,展望信托公司业务“可能有的样子”。我们希望本书的讨论不只停留在现实层面,而更具有方向性、引领性。

最后,所有的认识和思考都根植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书中所扮演的,更多是记录者的角色。本书的形成,离不开我们的主队——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正是中信信托品类众多、不断创新的业务实践给了本书最丰富的素材、最精彩的样本;正是身边人坚持不懈的求索、探寻,不断革新我们的认知,启迪我们的思考。在这里,我们向中信信托近20 年来的四位董事长常振明、居伟民、蒲坚、陈一松,以及总经理姚海星、李子民等高级管理人员致敬!正是他们带领着我们,在中国信托公司的创新发展、在信托中国化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祝中国信托公司越来越好!

第一章 信托是什么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信托”是个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二三十年。大家对信托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开始的,习惯于将它与银行、保险、证券等相提并论。

实际上“信托”这个词,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一是信托法律制度,这是从法律层面来理解信托,这也是信托本来的含义。二是信托公司,指的是经营营业信托、持有金融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是运用信托法律关系开展业务的机构。

三是信托产品,即信托受益权、信托单位,指向具体的金融品种。四是信托业务,即信托项目(集合性的,又称信托计划),指的是业务形态、商业模式。

信托公司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上面几个相互交织的概念说起。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信托是什么 

法律中的信托 

信托业 

信托公司

信托业务

第二章

投资银行业务 

为什么叫“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的形态 

投资银行业务的本质、功能和发展动因

“非标”与“标” 

刚性兑付

投资银行业务对信托公司的能力要求

第三章

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信托投资基金 

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形态 

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空间 

信托公司的比较优势 

资产管理业务的关键问题

第四章

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私人定制与综合服务 

财富管理业务的全景图:市场与机构 

财富管理业务的初步实践 

财富管理业务的关键问题 

第五章

服务信托业务

服务信托业务的概念 

服务信托业务的类型 

服务信托的发展空间 

服务信托业务的基础

第六章

信托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 

专业化与综合化 

信托公司——综合金融服务的提供商

信托公司的能力与精神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