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化解尴尬的说话之道。
★妙语连珠,巧妙对答的经典范本。
★风趣幽默,笑看士人的快意人生。
★学以致用,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
汲取古人语言的精髓,“神回复”令人脑洞大开.
《舌华录》取佛经“舌本莲花”之意,是一本与《世说新语》媲美的笔记体小说,记录古代士大夫的生活智慧,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古代文化对人的精神熏陶和人格塑造。
当今社会,沟通与表达非常重要,正所谓的情商高就是会表达。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因为口头表达能力弱一些,社交时很难左右逢源。本书精选了古人在表达方面的小故事、小段子,无论是机巧灵活,还是风趣幽默,无不给人以启迪。
[舌华录:古人语言里的幽默与狂傲]
慧语第一
【原文】
吴苑①曰:佛氏戒、定、慧三等结习,慧为了语,慧之义不大乎?慧之在舌机也,有狂、智之别焉。狂之不别有智,如智之不识有狂也。是智者智,而狂者亦智,两而别之,则金粟如来氏矣。如来氏取法,一芥可以言须弥,刹那可以称万劫②。其中倒拈顺举,无不中道。即智者不自知,而狂者能耶?乃次慧语第一。
【注释】
①吴苑:吴苑(1638—1700年),明代人,字鹿长,少颖异,博古通今。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著有《北黟山人集》《大好山水录》。
②万劫:亿万年。
【译文】
吴苑说:佛家有戒、定、慧三种根本学业,“慧”是让人们有所感悟的语言,它的意义很大。从话语里的锋芒来看,“慧”有巧智与疏狂的区别。但遗憾在于,疏狂的人不知运用巧智,巧智的人不知自己可以疏狂。由此看来,巧智者有智慧,疏狂者也有智慧,如果将两者加以区别并运用,那么就成为金粟如来了。按照如来的思想方法来看,一草一世界,一瞬间可以称为亿万年。无论是倒拿正举,皆有道理。如果说智者都不能认清自我,那么疏狂者就更不能了。因此,慧语应为第一位。
【原文】
1.王元泽①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献。客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是鹿?”元泽实②未识,良久③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注释】
①王元泽: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文学家、法家人物。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
②实:其实。
③良久:一会儿。
【译文】
王元泽很小的时候,有一位客人登门想和他的父亲王安石套近乎,就将獐和鹿装在一起献给王安石。客人逗元泽玩,就问:“元泽啊,你知道哪个是獐哪个是鹿吗?”元泽其实并不认识,想了一会儿回答:“鹿在獐的旁边,獐在鹿的旁边。”客人听后啧啧称奇。
【原文】
2.苏东坡①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②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婢曰:“满腹都是机械③。”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注释】
①苏东坡: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舌华录:古人语言里的幽默与狂傲]
慧语第一
名语第二
豪语第三
狂语第四
傲语第五
冷语第六
谐语第七
谑语第八
清语第九
韵语第十
俊语第十一
讽语第十二
讥语第十三
愤语第十四
辩语第十五
颖语第十六
浇语第十七
凄语第十八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