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鉴定及仿制世家杜家祖坟被盗。杜家子弟杜行不顾家族反对,私下展开调查,查无头绪之下,偶然得知早年被逐出家门的学徒梁瑞秋的真实身份。杜行多方打探,想从梁瑞秋身上寻求突破,却误入古玩交易组织“庙会”和“文保会”的 纠葛之中。这两个组织异乎寻常的交易方式让杜行大开眼界,殊不知自己早已踏入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而祖坟被盗的真相却越发扑朔迷离……
第一章 青铜觥
一辆保时捷卡宴从车流中驶出来,缓缓泊靠在路边。开车的小伙子凑近倒车镜,仔细打量着自己,似乎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小伙子下了车,走到路边的花池旁,伸手在地上摸了一把泥土,返回车上,侧脸照着倒车镜,将手上的灰尘小心地涂抹在脸颊旁,直至满意后,又伸手在自己的衬衣上使劲搓了几下,将手上残余的泥土搓在了原本就皱巴巴的衬衣上。
小伙子对着倒车镜笑了笑,拎起旁边座椅上的一个大背包下了车,朝琉璃厂走去。
琉璃厂街头的明德斋。
店老板梁克己临窗而坐,手里捂着柄倒把西施壶,懒洋洋地望着窗外大街。店伙计小李正在招呼客人。与其说是客人,倒不如说是游人。每天都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挨着琉璃厂的古玩店乱逛,只瞧稀罕,却什么都不买。梁克己不想搭理他们,他宁肯这样望着大街发呆。
跟星期天比起来,街上显得冷清了许多。沿街两侧稀稀落落摆着几个摊子,摊主们却各自钻进相邻的古玩店里喝茶闲侃。
猛然,梁克己瞅见一个小伙子走进琉璃厂来。那小伙子肩膀上背着个鼓囊囊的大背包,背包带绷得笔直,像是吃紧风的帆绳、拉满的弓弦,看上去沉甸甸的。
看着那背包,梁克己的心忽然莫名地乱跳。
古玩行里有专门窜货的人,俗称窜货郎,他们游走在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古玩市场里,跟那里的古玩店老板讨价还价,低价淘换古玩,再返回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高价出手,利润颇丰。见到窜货郎从自家店前经过时,古玩店的老板就会跑出来打招呼,最好是能把窜货郎请到店里去,看看他们行囊里的宝贝,若是能买到几件中意的宝贝那就更好,买不到也没关系,交个朋友,混个脸熟,来日方长。可大多数的窜货郎都有交往已久的古玩店,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目不斜视,行色匆匆地打自己面前路过。
这个小伙子刚进琉璃厂就左顾右盼,放慢脚步朝两边的古玩店张望,像是想要进去,却又犹豫着该不该进去。
梁克己推开窗户,直勾勾望着那小伙子,就等小伙子转过头朝自己这边看过来。左等右盼,那小伙子就是不朝这边看,眼瞅着就要从明德斋门前走过去。
梁克己急忙使劲干咳两声。那小伙子终于朝这边看了过来。
“哥们儿,进来喝杯茶,消消暑。”梁克己乐呵呵打着招呼。
小伙子愣了一下,怯生生说道:“不了……不了……”“大热天的,进来歇歇脚,你一大老爷们儿,还怕我吃了你不成?”
小伙子见梁克己面善,便不再迟疑,咧嘴笑了笑,朝明德斋里走了进去,进了屋,就被请到八仙桌旁坐下,梁克己找了个玻璃杯,沏了杯茶端了过来。小伙子忙起身道谢。
“哥们儿,您这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梁克己笑眯眯问道。
那小伙子转头望了一眼店里的其他人,犹豫着,支支吾吾没说话。梁克己立刻会意,笑道:“先喝茶,您请……”说着,梁克己转头朝店伙计喊道:“小李,你过来一下。”
等小李走了过来,梁克己附在他耳边轻轻说道:“那几个闲逛的人,你看能不能把他们打发去别家……”说着,梁克己转头朝小伙子看了一眼,继续说道:“我这儿有贵客,喜欢清
静,不喜欢俗人嘈杂。”小李点头应了一声,转身回去继续招呼客人。
“这是明前的顶谷大方,朋友从老家带来的。”梁克己边劝茶,边打量着面前的小伙子。这小伙子穿着打扮很随意,或者说是很朴素,总不能说人家寒酸吧。话很少,一副不通人情世故的模样,不像是走南闯北的窜货郎。再细看,那小伙子的裤脚和球鞋上粘着石灰和黄泥留下的斑渍,看上去倒像是工地上的建筑工……越看越像……不管怎么样,人都背着背包进门了,好歹也要看看背包里有什么。
第 一 章 青铜觥 / 001
第 二 章 观自在 / 027
第 三 章 土地庙 / 048
第 四 章 火刻 / 073
第 五 章 唐正 / 099
第 六 章 图穷匕见 / 132
第 七 章 杜行的爷爷 / 152
第 八 章 重返土地庙 / 177
第 九 章 铸造厂 / 207
第 十 章 来自韩国 / 240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