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观风:苏轼在徐州/徐州历史文化丛书》:
苏轼未与见面移交的前任徐州知州傅尧俞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官员,有个性、有故事。司马光曾经对河南邵雍说:“清、直、勇之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雍日:“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这里的钦之就是傅尧俞。倘有缘分,我会在另一篇文字里向您介绍。
欢迎宴后,苏轼来到他在徐州的居住地――逍遥堂。他在这里将居住一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未及稍歇,便开始给朝廷写感谢信了。这在当时的官场是个惯例。新官上任,到任后要尽快向皇帝报告一下。
苏轼在报告中说,让我去管理高密,已经是高看我了,这次改命到徐州,更是对我的重用。我对您对我的信任和恩泽至为感谢,同时也深感惭愧。
报告中还是借感谢朝廷信任圣明慧眼识英雄,说了朝中有人在皇上面前胡说八道诋毁自己的事。用了“屡献瞽言”之词,说明这样的事经常有。幸亏您老人家圣明,没有被这些瞎眼的家伙蒙蔽。当然,读者也可以理解为,你要信了你也是一个糊涂蛋!
接下来就是表忠心了。说我苏轼说的话即便多而无益,但我朴素的忠于您的思想却久而弥坚。离您虽远,但我从没有丝毫相忘,从来没想去逾越已有的规矩。我知道,在我偶尔把不住嘴的时候,没有因言获罪,这都是您的仁慈――这些,俺老苏都懂,也希望您也能懂俺老苏。
他在这篇《徐州谢上表》中写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知臣者谓臣爱君,不知臣者谓臣多事。”我说话太多,知道我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爱您的,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多事。又是语藏玄机――那些说我多事的人都是根本不了解我的人。希望圣明若日月的皇帝陛下呀,能理解孤单无助者更容易被毁灭的常规,体谅俺老苏除愚拙直率外真的没有其他不臣的想法。
这些都是正常的表达。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善于弯弯绕的人,他在客套了一番、辩解了一番、做了一番铺垫后,在报告结束前还是憋不住释放了自己的怨气。“安全陋躯,畀付善地。民淳讼简,殊无施设之方;食足身闲,仰愧生成之赐。顾力报之无所,怀孤忠而自怜。”啥意思?嫌这舞台太小了,而且语气里明显有怨艾之气。――您看我这个不怎么样的小人物,您却交付给了我这么好的地方让我管理。徐州这个地方,民风淳朴,老百姓老实得都像憨狗一样,平时也没有多少诉讼官司需要我处理。我吃饱喝足闲得心慌,领受您的那些薪水都感到很惭愧。不要怨我不干事呀,我是想回报您,可没有场所,想表达忠心而无人理解,只能顾影自怜。听听,这样的话,你就不怕皇帝老儿说你不识好歹?但据说皇帝看到这篇报告,表面上倒真的没有生气,似乎还会意地笑了一下,就放到一边去了。给皇帝写完到任报告,汇报了思想,按惯例,苏轼在当晚又写下了《徐州谢两府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