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外滩公园:裘小龙虚构批评随笔集
0.00     定价 ¥ 39.8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1153242
  • 作      者:
    裘小龙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 艾略特、叶芝译者,经典译作《当你老了》家喻户晓

★ 推理名作“陈探长”系列畅销二十余国,累计销量百万册

★ 译作《四个四重奏》豆瓣评分9.0《丽达与天鹅》豆瓣评分8.8

★ 南方周末×澎湃新闻×文汇报  倾情刊载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是美籍华人、诗歌译者、推理小说作家裘小龙先生的随笔集,作者从澳大利亚学者史迪芬·缪克文学批评集《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的行文方式“虚构批评”——糅合故事与文学批评,使文章兼具趣味性与学理性——获得灵感,创作了中国本土的“虚构批评”。既探讨有艾略特隐秘情史情诗,也有对过往艰难岁月事事人人的追忆回味,还有翻译过程中酸甜苦辣的别样体会。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美籍华人、诗歌译者、推理小说作家裘小龙先生的随笔集,作者从澳大利亚学者史迪芬·缪克文学批评集《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的行文方式“虚构批评”——糅合故事与文学批评,使文章兼具趣味性与学理性——获得灵感,创作了中国本土的“虚构批评”。既探讨有艾略特隐秘情史情诗,也有对过往艰难岁月事事人人的追忆回味,还有翻译过程中酸甜苦辣的别样体会。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当代社会栩栩如生的描绘……处处洋溢着上海的景色、声音、味道……真正出类拔萃的杰作。——《华尔街日报》


了不起……它抓住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细粒……一颗无法媲美的珍珠。——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他的人物刻画精妙,他的文体极为精彩。——美国《图书馆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外滩公园:裘小龙虚构批评随笔集》:
  与几个朋友商量,一时心血来潮,决定要结伴去外滩公园学太极拳。公园五人行中,钱君与万君是与我“同病相怜”的病休青年,萍女士从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待业,当时刚离异,早晨去公园只是想散散心,俞君是唯一有份全民工矿工作的幸运儿,他的工厂就在九江路靠近外滩的转角上,离公园近,打完拳正好去上班。
  于是,我们一清早就出门去公园,“也可以算是闻鸡起舞吧”,我开玩笑说。那个灰蒙蒙的早晨,我们经过的一条僻静的小街上还真能听到鸡叫。(“文革”的年月里,上海市场上的鸡蛋都要凭票供应,尽管里弄居委会干部一再上门动员杀鸡,市中心养鸡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那些日子的外滩公园显得空荡荡的。除了公园最初落成时修建的几个亭子和一条蔓着常春藤的长廊外,其余就是绿色的长凳了。凭栏眺望暗黄的江水,倒是一片开阔。近公园后门处有一栋简陋的两层建筑,好像是办公室,门口的海报有时也会告诉公园的游客,里面在办什么阶级斗争展览会,但我们从未进去参观过。还留给人印象的是无处不在的高音喇叭,挂在电线杆上,悬在树丛中,一大清早先向粮地播一遍广播体操音乐,然后就是一遍又接着一遍的新闻联播。除了打太极拳的人,公园的早晨几乎看不到什么其他活动。打太极拳的人大多数是已退休下来的,倒是有好几个班,都属于自发组织起来的,授课的老师不收费,也很热情,只是对我们这些中途加塞者来说,学起来多少有些困难。我起初还坚持着练,但进步甚小,没多久,就因为一个意外,放弃太极拳而改学英语了。
  对此,小说《忠字舞者》的开始部分有这样一段描写:
  外滩公园充满了魅力,更因为种种历史的联想让人神往。早在小学年代,陈超就读到了关于公园的传说。当时的教科书里做了这样一段描述:在二十世纪初,外滩公园只对洋人开放。红头阿三凶神恶煞似的守着公园大门,门口竖一块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九四九年后,政府认为这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目,于是编写进了中小学课本。但这究竟是历史还是虚构,他许多年后反而搞糊涂了。他曾在上海图书馆查找了一个下午的资料,仍不得其解。按照新历史主义的说法,其实只有很细的一条线在间隔历史的真实与虚构,彼此不断让权力的解释混淆起来。
  他沿着台阶走到江边,晨雾仿佛用过去岁月的指尖轻抚着他的脸庞。白鸥掠过水面,亮晶晶的翅膀在灰色的晨曦中闪烁,像从一个已忘却了的梦中飞起。黄浦江与苏州河的分界线在他的凝视中渐渐清晰。
  对于陈超来说,这个公园的吸引力,更多是来自一个个人原因。
  ……
展开
目录

自序 1


转折点 1

外滩公园 3

卢华侨 14

从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虚构批评 51

经过阳光经过雨——悼也斯 60

哥哥晓伟与陈探长 68

傅好文镜头中的上海 72

艾略特的情诗与情史 77

风起了,惟有努力生存——悼陆谷孙先生 85

佛事、路易·威顿 91

第一次获得的自信——写作 100

中文中难念的英文食经 109

叶芝、杨宪益、“1916年复活节” 120

斯蒂芬·斯彭德的《中国日记》 128

敏姨138

雁背夕阳红欲暮 154

雪泥鸿迹 166

任作君先生 170

金庸先生 180

《天南》采访——一次关于创作的访谈记录 1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