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花前琐记(周瘦鹃自编精品集)
0.00     定价 ¥ 3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5411451
  • 作      者:
    周瘦鹃
  • 出 版 社 :
    广陵书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瘦鹃(1895—1968年),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生于上海。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鸳鸯蝴蝶派的领军人物。曾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单位的编辑和撰稿人,其间主编《申报》副刊达十余年之久。还主编过《礼拜六》《紫罗兰》《半月》《乐观月刊》等刊物。一九四九年后,一边写作,一边从事园艺工作。著有《花花草草》《花前琐记》《花前续记》《花木丛中》《拈花集》等多部作品。
  周瘦鹃的文笔朴实自然,清灵秀丽,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深得广大读者喜爱。在花草树木的字里行间,感受生活的诗意。“周瘦鹃自编精品集”系列丛书收罗了周先生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飨读者。
  作者自述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宇宙间一切天然的美,或者人为的美,简直是无所不爱。所以我爱霞,爱虹,爱月,爱云;我也爱花鸟,爱虫鱼,爱山水;我也爱诗词,爱字画,爱金石。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美的结晶。
  ★我生平爱美,所以也爱好花草,以花草为生平良友。十余年来,沉迷此中,乐而忘倦。
  ★我因爱好花木而进一步爱好盆景,简直达到了热恋和着迷的地步,以盆景为好朋友,为亲骨肉,真有“不可一日无此君”之感。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集了作者周瘦鹃先生在一九四五年冬及一九五五年春写的三十余篇小品文。内容主要写的是种花、植树及作者近年来生活中的一些动态。通过这些文章,作者写出了自己在新中国的幸福生活和热爱祖国的心情。

《花前琐记》之作,除了漫谈我所喜欢的花木事而外,也谈及文学艺术名胜风俗等等,简直是无所不谈。一方面歌颂我们祖国的伟大,一方面表示我们生活的美满。

展开
精彩书摘
  反闲篇
  旧时所谓士大夫之流,往往以闲为处世立身的目标,因以“闲轩”“闲斋”“闲止楼”“闲闲草堂…‘闲心静居”“得闲山馆”“闲处光阴亭”等名其居处。文章诗词中,也尽多这种悠闲情调的作品,陶渊明的《闲情赋》,可算是一篇代表作。小品文中,如清代华淑的一则:“余今年栖友人山居,泉茗为朋,景况不恶。晨起推窗,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琴,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幽也。以至山扉昼扃,而剥啄每多闲侣。帖括困人,而几案每多闲编。绣佛长斋,禅心释谛,而念多闲想,语多闲辞。闲中自计,尝欲择闲地数武,构闲屋一椽,颜日‘十闲堂’,以寄闲身。”诗如明代袁中郎《闲居》云:“只对陈编坐,闲将稚子行。笔罢书将老,瓶响茶初成。饥鹤窥冰涧,穷鸦话夕城。江烟回照里,转湿转鲜明。”词如陈其年《闲况》调寄《殢人娇》云:“屋对晴山,黛影离离争泫。山梅瘦,递香窗眼。细煎绿雪,注乳花盈碗。隐几坐,笺竟黄庭下卷。  饲鹤斜桥,听莺空馆。更相邀两三狂狷。看云选石,趁闲身尚健。此外事,付与天公总管。”看这些诗词文章中,都有动态,不过借个闲字来弄弄笔头,自鸣清高而已。
  我受了这些文字的影响,也就以闲为平生追求的目标,忙乱之余,常常在闲字上着想。记得十余年前,在一所苏州的旧园子里发见了一块石碑,刻着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手写的一首诗:“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喜其深得我心,立时买了回来,立在我园梅屋之下。又在某一年的岁首,作了一首《元夜口占》道:“华年似水悠悠去,利锁名缰一例删。朝看梅花暮看月,人生难得是心闲。”在当时政治黑暗的时代,自以为退闲下来,不去同流合污,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置身事外,仿佛国家不是我的国家,先就犯了莫大的错误。又自以为我所追求的闲,并不是手闲身闲而是心闲脑闲,心闲得,脑闲得,而手和身闲不得,手一闲,身一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就是游手好闲之徒了。其实仔细想来,追求心闲脑闲,也是错误的。因为行动与思想是一致的,心和脑与手和身绝对不能划分,心和脑闲了,手和身如何会不闲?心和脑先劳动起来,然后能挥手和身同时劳动,然后能创造,然后能生产,然后能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位朋友说得好:“一个人的生活是有其理想的,有理想,则心和脑永无闲之日,身与手亦永无闲之日。愉快是孕育于劳动以及劳动成果之中的。”又今春江苏师范学院一位教授,参观了我的盆栽盆景之后,认为这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综合之美,大为赞扬。虽是夸奖太过,愧不敢当,然而对于我也是一种鼓励。我现在虽已够劳动的了,然而还要跟大家一起劳动,不但是手和身不许闲,连心和脑也不许闲,昔人所谓“劳者自歌”,就是劳动后愉快的表现,让我们歌唱起来吧!作《反闲篇》。
  老少年
  秋花中的雁来红,别名老少年,大概因为它叶老经霜之后,越泛越红,显得年少之故。我国北方和西南各省,听说健康的老年人很多,有的已超过了一百岁。
  ……
展开
目录
前言
闲话刺绣
好女儿花
送寒衣
上元灯话
再话上元灯
反闲篇
老少年
岁朝清供
闹岁人家别样春
千家笑语漏迟迟
岁寒二友
橘的天下
得水能仙天与奇
石湖

《梁祝》本事考
《梁祝》的家具
苏州的宝树
花光一片紫云堆
插花
再谈插花
不依时节乱开花
闻木犀香
养金鱼
再谈养金鱼
展览会
准备工作
一年无事为花忙
花木之癖
劳者自歌
姑苏城外寒山寺
壮士千秋不死
记义士梅
为唐伯虎诉冤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一盏清泉养水仙
问梅花消息
附录
盆栽的管理方法
关于《周瘦鹃自编精品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