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喝彩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丛书》: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童年时代就经历了不寻常的困苦与磨难。然而若干年后,我却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困苦与磨难对我人生的影响巨大,没有这一时期肉体和精神上的考验就没有我日后坚韧不拔的毅力,更没有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磨其志。艰苦的生活既磨练了我的意志,又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我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的记忆中,4岁以前我的家庭还是比较幸福的。那时候,虽然物资非常匮乏,但全家人在一起却也其乐融融,没有什么大的风波。
父亲是我们全家的顶梁柱。他性格很开朗,口才也非常好,是我们城市第二中学(重点中学)的高中毕业生,这在解放初期算是大知识分子了。他高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市政府人事局,专门负责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
后来,父亲离开了原工作单位。
他一开始是当电工,两年以后当上了师傅。有一次,父亲带着徒弟到几十米高的烟囱上安装避雷针。当时,工人是与水泥、砖瓦一起坐升降机上烟囱的。当升降机上已经装满了这些建材以后,操纵升降机的工人来催我父亲和他的徒弟赶紧上升降机。我父亲与徒弟正聊到高兴处,就说:
“你先把东西弄上去吧!我带着徒弟坐下一趟。”
于是,父亲与徒弟继续聊天。
突然,有人大呼:
“出事了!出大事了!”
父亲顺着人们指的方向看去,脸色煞白。正是刚才父亲和徒弟要坐的那台升降机从几十米的高空掉下来了,连升降机带水泥、砖瓦洒了一地。人们对此感到非常恐慌,而我父亲尤甚。他一方面为自己躲过这场灾难而庆幸,但另一方面也感到后怕。
父亲后来又当过列车员,最后来到市医药公司成了批发员和仓库保管员,在市医药公司工作到退休。父亲在医药公司蹉跎了大半辈子,整天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到了晚年,父亲追悔莫及,于是便将他的理想和抱负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并影响了我的一生。父亲常教育我说:
“人一辈子不能太斤斤计较,不能太胆小怕事,胆小不得将军做。也不能太短视,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一些。要能吃苦,敢担责任,也要能忍耐一时的寂寞,大胆地干,一直干到死。”
父亲的教诲虽然是针对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但对我也同样很有启发意义。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我正是因为接受了很多父亲的建议,才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困难。
我的母亲在当时的农村也是一个才女,十几岁就考入了齐齐哈尔市中专,学习话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里有名的电影院当广播员。母亲工作若干年后,生下了我的哥哥。伴随着我哥哥的出生,母亲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有一次,我哥哥因为脚崴了,整天不停地哭,谁也劝不了。当时母亲吓坏了,也心疼坏了,很怕孩子再出什么意外,于是心一横,就辞职在家看孩子,从此再没有上过班。母亲辞职后不久便得了一场重病,从此缠绵病榻,57岁便去世了,这也成为我一生中最不能释怀的事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