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石说新语
0.00     定价 ¥ 39.8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827757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石刻”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幅画卷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石刻”文化不仅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在现代社会也凭借其独有的媒介特质,充分地运用于文化传播与精神价值引导。
  《石说新语》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对100颗校园文化石上100个经典汉字的解读。
展开
作者简介
  梁忆南,男,1964年10月出生,汉族,山东济南人,大学理学士,毕业于杭州大学,现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2001—2004年任龙泉市常务副市长,主管城建、交通、国土和发展计划。2004—2011年任龙泉市市长。2011—2012年任丽水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先后在《新美术》等报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石说新语》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对100颗校园文化石上100个经典汉字的解读。全书既融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又融合了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体悟;把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悟化在石头上,让石头说出文化要义,展示当代大学校园师生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
展开
精彩书摘
  《石说新语》:
  爱的字根“布”是“爪”的变体,有“扶助”弱者的意思;“一”的意思是“覆盖”,有雌鸟保护和亲近小鸟的意思;“友”有对“朋友”关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近,对朋友的关切,都属于爱的范畴。
  爱(Love),通常见于人或动物。可说是一种衍生自亲人之间的强烈关爱、忠诚及善意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如母爱;可为衍生自两性之间基于f生而高于l生的情感,是两性由于对彼此的欣赏而自愿付出的高尚情感;亦可衍生自尊敬与钦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间彼此重视与欣赏。此外,对于国家、集体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是爱。
  “爱”字在中文里有着许多解释,由某种事物给予人满足,如我爱吃这些食物。或者为了爱某些东西而愿意牺牲。也可以用来形容爱慕的强烈情感、情绪或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里,通常指人际间的爱。
  繁体字“爱”,意为爱别人,是把心放在爱的中间。简体字采用千年来常用用法把下面的“心”改回了“友”,友表示爱需要以友谊为基础发展感情。“友”意为“友情,彼此有交情。甲骨文字形是两个手,表示以手相助,付出。所以“爱”需要从友情开始,互相帮助,还要有付出。两只手在一起代表心中的牵挂,这些联合起来就组成了“爱”。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历史反复证明,“爱国”从来都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要素和第一位的价值观。“爱国”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和美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只有继续把“爱国”作为不可须臾离弃的价值观,贯穿于民族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才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迈进。
  “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就是一个字,从篆文才开始分化。“博”在金文中有多种字形,都表示武力拼杀、绑获对手。当金文中的这些字形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搏”字,表示拼杀的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道:“博,大通也。从十从尊。尊,布也。”有一种说法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十”和“尊”,《说文》对“十”的解释是“数之具也”,意思是说“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也有齐全的意思。“尊”有两个读音:f0和bd,意思分别是分布和普遍。“尊”不论是哪个音,做意符都符合“博”的意思,将其与“十”合起来的寓意,表示四方中央齐备,即分布广泛。
  “博”表示大。比如《左传》有云:“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益处。“博”又引申为宽广、丰富,当今常用的词语“广博”“地大物博”等都是此意。又引申为广泛、普遍。比如《苟子·劝学》中的名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旁征博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都是现代人常用的成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起并推行“校园文化石项目”,是落实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石说新语》即“校园文化石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
展开
目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