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书评
这批照片的摄影师和沙畹《北中国访古记》是一个人,在哈德门外开照相馆,名叫周裕泰。应该调查一下,为此人立传。
那些没有闪光灯依靠原始光线曝光的照片另人着迷,弗利尔是一个有道德的商人,至少他从龙门没有带回佛像,只是洛河边的精美石头。
尤其是里面的照片,很有看头儿,周裕泰名不见经传,倒是摄影界高手。特别喜欢作者拣石头的事,弗利尔先生不是掠夺者,而是真正的热爱艺术的风雅之士。看完这本书再去华盛顿的弗利尔艺术馆会更有感觉。
国外收藏家品格不同,弗利尔属于值得尊敬的一位。这是他1910年考察龙门石窟留下的五万字日记,辅以一位中国摄影师协助拍下的多幅照片。从中不难看出他对龙门石窟的发自内心的赞美、对中国风物的欣赏。今年元月开始,弗利尔美术馆馆藏资料全面免费上线,以中国收藏为zui多,达一万四千余件。承续的是弗利尔一贯的思想。此书是弗利尔此行日记第yi次整理翻译出版,译者和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历史文献,功不可没。
图片和排版看着很舒服。
我是洛阳人,读这本书自始至终心里都有一种亲切和愉悦的感觉。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我离家乡已经越来越远,家乡的改变也让我感觉越来越陌生,但家乡在我心里的位置不会改变。弗利尔先生到龙门的时间是我的祖辈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翻看他拍摄的老照片和记录的与当地人打交道的文字,似乎拉近了我与已经远去的祖辈们的距离。感谢弗利尔先生,感谢辛勤整理并出版这些资料的人们,让我有幸能够读到这些。
只是过去了一百年,如果不对比照片,不会知道很多处已经变化甚多,开封华严寺似乎已经不复存在,龙门石窟多处佛头也残缺了,历一千余年而不毁,而在近一百年却被盗凿或破坏,令人扼腕!
出行时常常按图索骥,偶然也有意外的发现。从龙门石窟回来后,就把当天拍的照片与1910年弗利尔的照片作比对,会为一些细微的异同惊喜万分,那就是历史的凹凿处。其中zui可惜的是莲花洞中的北魏时期造像,1910年佛的面部还很完好,极美极动人,“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如今都被毁坏了。另外,现在的洞窟皆用铁栏杆围住,无法看到四壁的石刻,视角也很受限,使人不得与之亲近,也让人感到遗憾。
照片很珍贵,见闻记述也很有趣。读完非常想重游开封、洛阳、龙门,并探访巩义。弗利尔一百年前的这次龙门之行真的是太理想,这里还没有遭到zui严重的破坏和洗劫,山上少有游人,香客也几乎没有,石窟寺就该这样观想。尽管弗利尔甚至还有很多常识上的欠缺,却从精神上十分贴近了龙门之美,贴近佛教的悲悯和安详,并说“要用几世去理解”。
作者感觉是个可爱的老头儿,对艺术和中国文化都真诚地喜欢和尊重。
希望有空去dc,好好刷下freer~
1910年一个美国人的河南之旅,从开封巩县到龙门洛阳,耽迷在他热爱的石窟佛像艺术中。本书动人之处并不在日记中浅白的记述,而在为彼时人情相处和文物影像留下珍贵记录,看到不久前才去的宋陵和巩义龙门两石窟呈现在100年前照片上的样子,竟莫名泪目~本书纸张ji佳、印刷质量上乘、编译者校注谨慎细致、又为锁线装订,可平摊赏图,十分推荐~
期待有天能随着他的印记拜访龙门,看看,这个一百年前伟大学者在历经千年风霜所发的感慨。
喜欢周裕泰。通过他拍的照片可以咂磨出这个人的性格。弗里尔对中国的好感都在这本书里一览无余了。那个时代,乱象中有留下余温的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