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宋美龄的晚年岁月
0.00     定价 ¥ 58.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2614062
  • 作      者:
    佟静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凭借出众的才华和超卓的智能,更重要的是“妻以夫贵”的幸运、孔宋家族的后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和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极具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  编辑推荐

这是民国人物晚年岁月系列之一:《蒋介石的晚年岁月》《蒋经国的晚年岁月》《宋美龄的晚年岁月》《何应钦的晚年岁月》


展开
作者简介

佟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专业。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人物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宋美龄全传》《历史转折中的张闻天》《抗日战争中的宋美龄》等,还参加撰写了《毛泽东的人际艺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等多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翔实生动地记录了宋美龄的后半生心路历程。宋美龄一直以特殊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在台前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她的一举一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引起世界的关注。同时还有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家庭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其晚辈目前各自的境遇等。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殊的“政治人物”。有关她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私人交往,甚至长寿、养生,仍然是海峡两岸许多人关注和津津乐道的话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度假外交”的创始人

蒋介石身边有不少外交才干,但似乎都比不上宋美龄,她既是夫人,又是能干的助手,于公于私都是蒋介石不可缺少的人。

20世纪50年代初,有关台湾形势的报道表明,各方面情况大为好转。美台合作的进展也令双方颇为满意。有许多美国文武官员前往台湾访问,同时,国民党政府的官员也应各种邀请到美国旅行。宋美龄又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也会有出纰漏的时候。

最先秘密来访的是美方大人物麦克阿瑟将军,之所以说是密访原因在于杜鲁门总统在获悉麦克阿瑟飞往台湾时,竟至勃然大怒,发了一通脾气。这表明麦克阿瑟访问台湾事先并未得到华盛顿的同意,而且这次访问使得杜鲁门总统大为不满。

而过早泄露秘密的,恰恰是蒋夫人本人。因为她到台后一年多来,一直与马歇尔通信。曾经有报载道“蒋委员长的这位夫人,在1948年访美期间,同马歇尔夫妇过从甚密,建立了热烈友好的感情。当时,她曾企图劝说杜鲁门总统向正在土崩瓦解的国军提供大规模援助,但徒劳而无功。蒋夫人曾在弗吉尼亚州的马歇尔公馆小住了几个星期。由于蒋夫人写信毫无拘束,马歇尔将军对中国问题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麦克阿瑟将军的所作所为都一清二楚,如何对付,自然成竹在胸。

蒋夫人一次在信中预示麦克阿瑟即将去台同她丈夫研究台岛防务。那时,五角大楼和国务院对麦克阿瑟这次命驾在即的台湾之行,却还蒙在鼓里。随后蒋夫人驰函马歇尔。该函长达三页,单行打字,把麦克阿瑟和蒋介石的谈话内容,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如此大事,麦克阿瑟竟然不对华府报告。殊不知马歇尔早已洞悉一切,而且消息竟是来源于蒋夫人这等最高权威人士。杜鲁门当然要大发雷霆。

宋美龄没有想到的是,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美妙,而且马歇尔将军,作为一名军人,自然而然地赞同杜鲁门总统对麦克阿瑟的态度。

美官方人士访台官阶较高的是纽约州的杜威州长,他受到了蒋介石夫妇热情款待,并由蒋夫人亲自做翻译。由于杜威先生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受到过蒋介石的资助。所以,这次来台马上表态说:“无论吾国友人‘蒋总统’之政府有何缺点,然比毛泽东尚高明千倍”。

蒋介石通过夫人向杜威表达了因美国未邀请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把中国排除在对日和约之外而生气,蒋介石认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是对他的侮辱。

蒋夫人也探身过来以其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向这位美国官员表达了与蒋介石同样的情绪。

令蒋介石夫妇气愤的“旧金山会议”是指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急于解脱日本,使之成为东亚反共包围圈的中心堡垒。为此,美国于1950年10月开始积极活动,准备在旧金山聚集各对日作战国签订对日和约,继而解除对日本的军事管制,使日本重归国际社会。1951年6月15日,美方通知台湾当局,其要点为中国的两个政权都不参加此次签约,另由日本自主决定与中国哪个政权签约。

中国毕竟是第一个抵抗日本侵略的国家,作战时间长达14年,不但受伤亡之苦,而且财产等损失也在各参战国之首,这是全世界所共知的事实。而既然要举行和会以缔结对日和约,排除中国是极不正常的。美国这一提案,不仅把中国排除在对日和约之外,甚至让战败国日本来选择中国的两个政权之一为媾和对手,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粗暴侮辱,因此遭到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声讨。

但是,弱国无外交!蒋介石夫妇所表达的这种不满,美国人根本不予理睬。

在依然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他需要美国的保护伞,需要美援。蒋介石没有再用更强硬方式来表示抗议。

蒋氏夫妇对赴台访问的美国人安排得很是周到,让他们在很短促的时间内看到台湾的方方面面,以便他们回国后敦促本国政府向台湾提供更多的全面援助。

仍然,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每位来访者首肯。

杜威曾私下说,他对在台湾的所见所闻并不满意。他认为,台湾人民生活本应比日本人统治下更好些;军队吃得太差,怎么能指望这些士兵好好作战呢!

杜威的评价还包括对台湾高级官员的看法。他曾表示对蒋介石没有好印象,但对孙立人将军、吴国桢主席和陈诚院长印象深刻。

尽管如此,碍于他在竞选时曾经得到过蒋介石的金钱支持,到了台湾又受到殷勤接待,所以这位州长只是在背地里讲点真心话而已,绝不会在公开场合对台湾讲半个不字!

当然,美国官员中被邀请访台的人,为蒋氏夫妇及台湾大唱赞歌是不乏其人的。

美国前驻俄大使蒲立德就是一个。他对友人兴高采烈地讲起他的访台和在台旅居小憩。他说:“他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得到过比这更愉快的休息。真希望能多待几天。他很想在下一个冬天去多住些日子”。蒲立德还得意地拿出蒋夫人画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上面有蒋介石为他题词和蒋夫人的亲笔签名,而且这幅作品出自仅经一年训练的业余作者之手,令蒲立德称赞不已。

蒲立德对台湾的局势印象极佳。他特别注意到领袖们和政府官员们的决心,他们人品正直,具有信念、精神振作和工作勤奋,蒲立德觉得那里的整个气氛是令人振奋的,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在中国待了25年的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詹姆斯·格雷厄姆博士,自从蒋介石撤退台湾后,他就不断讲台湾的好话。由于他对蒋介石及蒋夫人表示出极大的仰慕之情,所以,这位传教士多次发表谈话,主张美国全力援助蒋介石,帮助其实现“反攻大陆”的计划,他甚至还表示过反对美国政府促使台湾中立化的政策。

美国军方的蔡斯将军在访台返美后,马上表示:“要敦促当局加速运交对台湾的军援。因为蒋介石使他在台期间,看到了美国运往台湾有相当数量的装备供应,包括轻武器和一些大炮的弹药业已运到,虽不是新型的,但比没有要强。他说,仍急需飞机和重炮。一个雷达系统已经建立起来,虽也不是最新式的,但正在该岛西岸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他对台湾和所有其他国民党管辖下各岛守军的士气和质量的改善颇为赞许。

五角大楼军事援助计划负责人奥姆斯特德将军在一次宴会上非常友好地告诉顾维钧大使,运交台湾的军援比例在所有受援国家中是最高的。而且这些亲台的军方人士还将继续催促装运。

正是由于这位将军这番友好表态,所以,当台湾方面得知将军将访问远东时,马上有关人士向蒋介石夫妇建议:给这位将军夫妇发出访台邀请。

对蒋介石赞不绝口的还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雷德福海军上将。在1952年上半年,应蒋氏夫妇的邀请,他访问了台湾,并得到了当局的热烈欢迎,在与蒋介石夫妇会谈后,他对蒋获得了极好印象。他赞扬了国民党政府领导人的精诚团结,同时,也非常钦佩蒋介石对未来的决心和信心。他相信国民党的利益也就是美国的利益,因为对他的国家来讲,必须有一个友好的“中国”,而这不可能是中国共产党。他还认为,他在台湾所见到的令人满意的情况和军民的良好士气主要是由于蒋委员长领导有方。

随着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上台执政,美台关系日见亲密。据台湾出版的1954年的年鉴统计:1954年,来台访问的美朝野人士和军政首长共计几十人次。其中国会议员、知名人士大有人在。

得了人家给的好处,自然要为人家讲些好话,这大概是个规律!

受到高度礼遇或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当然可以使一些人与蒋介石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也自然会使美蒋关系的改善得到“物质”保证。

蒋夫人可谓用心良苦,也可谓“卓有成效”!



展开
目录

◆ 简要目录

一、哭秦庭

二、院外援华集团的指挥者

“院外援华集团”的起源

“第一夫人”亲自出马

网罗美方“人才”

“业绩”不凡

再出高招

频起波澜

三、告别美利坚

四、同舟共济

五、协助“改造”

六、“度假外交”的创始人

七、重返美利坚

八、重要辅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