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
0.00     定价 ¥ 45.00
长沙图书馆
  • ISBN:
    9787301307793
  • 作      者:
    郑志刚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郑志刚教授的“分散股权时代公司治理观察三部曲”见证和记录了在分散股权时代,传统产业如何摆脱公司治理困境的凤凰涅槃,以及新经济企业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成为独角兽的公司治理故事,力求为创新导向的企业组织和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带来全新的思考和启迪。
  作为“分散股权时代公司治理观察三部曲”的第三部,《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重点剖析了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新经济企业,并主张不要过分神化新经济企业,人为塑造所谓的“独角兽企业”,而应当把它们看作现代企业围绕业务模式和企业制度正常的创新和发展。本书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正确看待独角兽企业的全新的、理性的视角。
展开
作者简介
  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金融系主任。兼任《证券市场导报》等期刊特约编委、盘古智库等机构学术委员以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经理人薪酬设计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等奖项和荣誉。同时,为《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商业评论》《董事会》等报刊以及财新网、FT中文网等网站撰写公司治理专题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什么新经济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如何正确看待所谓的“独角兽”企业?中国新经济企业如何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未来实现稳定快速发展?在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从制度层面吸引“独角兽”回归A股市场,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从公司治理和制度创新角度分析了中国新经济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内外部的制度创新,使其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适合政策制定者、 研究人员、对公司治理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评
新经济企业究竟是“独角兽”还是“羚羊”?这无疑是个有趣的问题。郑志刚教授的新著对此将有充满洞见与智慧的解读。新工业革命浪潮下,基于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制度变革成为企业的内在现实需求。该书为此提出了新经济企业进行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重要方法论。
——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如海啸般呼啸而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紧抓时代机遇蓬勃发展的新经济企业,都向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命题。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应该进行哪些积极的制度变革,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独角兽”的真正回归?相信本书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独角兽”是投资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宠儿。为什么很多“独角兽”最终褪去光环,沦为普通“羚羊”?郑志刚教授的研究表明,唯有做好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真正实现管理创新,新经济企业才能在现实竞争中持续成长。
——何刚,《财经》杂志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新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视;中国资本市场推出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并将推进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在此大环境下,该书的出版正当其时。该书不仅将对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家、专业投资人以及创业人士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普通投资者更加理性地看待所谓的“独角兽”及其相关金融产品。
——余兴喜,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

当“独角兽”的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后,功成者、梦想者、分享者、观察者们的兴致怎样才能有效转换成理性下的行动?不妨系统阅读此书或选择其中针对性更强的篇章。
——乐宜仁,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副会长
展开
目录
新经济企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迅速?(代序)/ 1
第一篇 CDR发行与“独角兽”的回归
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制度改革/ 17
上市制度改革怎么改,“独角兽”才会回来?/ 26
盈利是公司上市的必要前提吗?/ 36
发行CDR就意味着“独角兽”回归A股了吗?/ 42
CDR: 只是刚刚吹响上市制度改革的号角/ 48
CDR的金融工具属性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56
独角兽其实就是一只普通的羚羊/ 60
第二篇 “独角兽”上市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上交所科创板的“纳斯达克”之路/ 69
科创板上市,为什么“同股”却可以“不同权”?/ 73
为什么高科技企业更加青睐不平等投票权的股权设计?/ 81
我们应该如何反思中国的“金融风暴”?/ 91
避免把资本市场当作政策工具/ 95
从深圳的实践看“产业政策之争”/ 99
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看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105
从“资本金融”与“货币金融”的差异看资本市场监管者的使命/ 113
第三篇 “独角兽”的公司治理实践
特斯拉私有化背后: 上市公司创始人怎么保障公司控制权?/ 125
从特斯拉看“一股一票”制下如何防范“野蛮人入侵”/ 130
阿里合伙人制度的历史痕迹: 晋商大盛魁的“万金账制度”/ 137
阿里合伙人制度与马云的传承/ 142
如何解读阿里赴港“二次上市”的市场传闻?/ 148
轮值董事长制度的公司治理含义/ 151
第四篇 “独角兽”与新经济发展展望
新经济时代: 赢者通吃vs赢者分享?/ 159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公司治理/ 164
“众筹”下的明清会馆治理及其现代启示/ 171
中民投“爆雷”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179
如果科斯醒过来,会怎么想数字经济?/ 182
新金融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理念转变/ 190
以更加积极包容的心态应对数字经济的挑战/ 205
从“股东中心”到“企业家中心”: 公司治理制度变革的全球趋势(代后记)/ 209
参考文献/ 24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