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指出:“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举国振奋之时,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区域之一,正在向着国际**湾区和世界城市群稳步迈进。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广东肩负新使命。2019年7月,广东正式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是广东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分“三步走”,百项任务,方向明确,布局缜密,全面推进。
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举国振奋之时,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在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稳步迈进。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广东肩负新使命。2019年7月,广东正式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是广东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分“三步走”,百项任务,方向明确,布局缜密,全面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全力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瞩目:
——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速建设,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飞架珠江两岸,深中通道全速推进,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支撑的“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快速成型。
——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五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通过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链接中心城市优势资源的平台不断搭建,产业共建项目接连落地。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省财政科研经费可跨境港澳使用等利好政策接连推出,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省级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吸引更多创新要素向广深港澳科创走廊集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然在望。
建设一流湾区,呼唤媒体担当。为落实好国家战略,贯彻省委部署要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组织精干采编力量,开展“奋进大湾区——2019‘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调研”,推出多组系列报道,引发了强烈反响,不少知名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第一章 湾区发展新格局/001
国家战略:奋进大湾区 乘风破浪时/002
创新发展: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009
协调发展:大湾区引领 共绘区域协调新画卷/016
绿色发展:打造天蓝山绿水清美丽湾区/023
开放发展:内联外通 大开放成就大未来/030
共享发展:来了就是“湾区人”/037
第二章 真抓实干显成效/045
肇庆四会:村民自愿“让地”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046
清远英德:山区农民“触网” 生意越做越好/054
江门开平:告别“水上漂” 200船户上岸/062
茂名高州:别了危房住新屋 幸福生活更有劲/071
佛山顺德:攻坚“村改” 为高质量发展造空间/079
第三章 科创一线透视镜/087
超级导师:撬动湾区创新的新力量/088
布局未来:发现大湾区的创新蓝海/094
科创走廊:创新要素流动的“快车道”/100
第四章 日本行思启示录/105
海外投资:日本海外净资产24年涨10倍的秘密是什么?/106
新兴产业:如何把环保做成一门赚钱的生意?/112
银发经济:应对“老龄化”挑战,如何把“夕阳”产业变“朝阳”?/118
人才战略:18年18人拿诺贝尔奖是如何做到的?/126
企业解码:中小企业如何支撑起“日本制造”的创新根基?/133
第五章 专家专访纵横谈/141
刘世锦:大湾区基建投资有潜力/142
范恒山:大湾区发展顺应天时地利人和/146
霍建国: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 激活大湾区发展潜能/154
王辉耀:建设“人才湾区” 激发创新活力/158
张道根:广东最有可能在新经济领域领跑/163
王 珺:粤港澳合作从“借船出海”升级到“造船出海”/167
顾敏康:发挥湾区制度优势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173
杨道匡:粤澳协同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177
陈东敏:粤高校可借助企业市场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182
苏 竣:打造湾区创新品牌 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187
侯永志: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192
张 燕: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 推动国际一流湾区建设/197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