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稿的撰写依托于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陶一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 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本书稿内容独特,原拟在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的2018年出版,因涉及改革开放初期有关党和国家政策等敏感问题,书稿送审有关部门后,再予以出版。虽时间节点已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理论和历史的总结,还是可以引起有关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的关注。
本书以经济特区产生、发展及其拓展的历史进程为基础,对经济特区和中国道路、经济特区和中国制度变迁、经济特区和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机制进行理论基础和范式构建,提出新时期经济特区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使命。本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各类统计数据的运用和中外经济特区的对比,论证了中国经济特区创立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特殊性。
目 录
总论 经济特区与中国社会变革的路径选择 / 1
第一章 中国经济特区酝酿与初创时期(1978—1984)/ 32
第一节 经济特区创设的历史背景 / 32
第二节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启 / 43
第三节 中国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功能使命 / 54
附录: 大事记 / 69
第二章 中国经济特区的探索与起飞时期(1984—1992)/ 79
第一节 经济特区与市场经济的探索 / 79
第二节 经济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 90
第三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 / 97
附录: 重要事件 / 117
第三章 中国经济特区的提升与成长时期(1992—2002)/ 124
第一节 新一轮思想解放 / 124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 / 135
第三节 经济特区进一步改革开放 / 148
附录: 重要事件 / 163
第四章 中国经济特区转型与深化时期(2002—2012)/ 167
第一节 经济特区面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改革态势 / 167
第二节 这一时期经济特区的转型及其成就 / 176 1
第三节 这一时期经济特区政策的深化和成就 / 184
第四节 经济特区的创新动力 / 190
第五章 中国经济特区创新与拓展时期(2012—2018)/ 209
第一节 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发展背景 / 210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历史沿革 / 226
第三节 中外经济特区比较 / 243
结语 / 267
附录: 重要事件 / 268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