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我的书架
0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搜索
无库存
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研究
¥
0.00
定价
¥ 45.00
长沙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ISBN:
9787301312438
作 者:
单美姣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加入书架
畅销推荐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23)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24
基于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4
秒懂金融(人邮普华出品)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
中国特色金融扶贫成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4
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金融学专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
2024年度中国新兴金融发展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4
金融衍生品灵药还是毒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2024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
基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关联的系统性风险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研究》在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总量展开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区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远高于区间差异,三大经济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是非正规金融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②非正规金融的区域内部差异西部高,东部次之,而中部居后,三大经济区域间相对差异的总量和速度均呈不断扩张趋势,并最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整体区域差异逐年递增。
展开
作者简介
单美姣,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融专硕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公司金融。 已在《金融与保险》《理论探索》《兰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研究》首先选取具有典型地域代表特征和发展特色的浙闽合会、东北对缝以及西南化丛作为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和阐述,重在讨论不同组织模式下的运行机制、信贷流程以及组织间的异同比较。然后,研究运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总量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对各地区非正规融资规模的调整变动周期及区域差异结构展开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再次,运用地下经济测量方法,选择与农村经济发展容量较匹配的金融统计口径,并运用较为精准的统计数据将我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测算研究整体推进至形成30省自1980~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本书第2章~第4章对我国非正规金融组织、总量、结构地区差异的比较研究,全文第5章重点探讨了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的区域差异。 研究首先对C-D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并进一步利用方差稳健的OLS估计、2SLS估计、LIML估计、GMM估计以及IGMM估计等不同实证方法,就东、中、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展开实证分析。随后,本章研究通过加入融资因素的Diamond模型,拓展得出非正规融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书最后围绕组织建设、总量平衡、金融协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发挥区域性非正规金融组织自身优势并引导其规范成长;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非正规融资总量与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非正规金融平衡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协调功能;以及借助非正规融资渠道推动各地农户消费稳定增长。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模式的区域差异比较
第3章 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规模的区域差异测度
第4章 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的结构分析
第5章 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的区域差异判断
第6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继续借书
去结算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
3
)
发表书评
取消
发表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沙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
新手上路
快速入门
购物指南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快递送货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特色服务
在线办证